【本報訊】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長3.1%,並創出七個月新高。專家指,通脹回升主要是雙假期下「扯高」食品價格,不擔心高通脹短期內重臨。
市場原預測9月份通脹為2.8%,實際數字高過預期。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指,通脹回升主要是食品價格急升,上月強勁的季節性(中秋節及國慶假期)需求及反常天氣為元兇。數據顯示,上月內地食品價格急升6.1%,為16個月新高。
上月PPI好過預期
屈宏斌補充,內地通脹已有回升的迹象,料年底前會緩緩上升,但不會超過中央定下通脹維持在3.5%內的目標。他解釋,內地活豬供應充足,有利穩定食品價格。在確保穩定通脹的前提下,屈宏斌相信,中央可以在三中全會前,繼續實行「穩增長、保就業」的宏觀經濟政策。
9月份工業品物價指數(PPI)按年跌1.3%,按月上升0.2%,好過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指,此反映市場需求趨向活躍,宏觀經濟穩中有升。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估計,PPI有可能在年底前由負轉正。
人行亦公佈9月份貨幣數據,9月份新增貸款7,87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1,644億元;反映貨幣供應量的M2增長14.2%。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