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明和她的舊同事林太(林振強太太)曾請過我去那家座落在德己笠街上,穿過一條黝暗的小巷,一上樓豁然開朗的私房菜名叫法租界吃晚飯,吃的是上海式的西餐,精緻可口又有特色,主其事的是一位年輕的許先生名叫保羅。
去過後心思思想再去,此處菜單像一首蹩腳的散文詩卻深富想像力,例如:夏,果的姿色,海的動聽,請你猜猜吃的是什麼?很簡單,無花果、響螺、蟶子是也。號稱在滬味裏賞洋風景的這家私房菜,聽說一個月更換兩次菜單,每一道菜都有心思佈局,即使一點淡飯、一道清湯也有其真味而不落俗套。
軟鴨,白雲上,說穿了就是處理好的鴨肉配芝士,下一次去一定要跟他要張餐單來仔細研究一下,記憶猶新的是黑毛豬及冷麵這道菜,可惜忘了取名又是那一種詩意了。似乎是廣告人常聚集的地方吧,這私房菜取價公道,又不收開瓶費,訂位至少要在兩星期前,若不是畢明帶路,隔行如隔山的我,萬萬開不到這洋葷的,有如在那一家沙龍用餐一般的閒適自在而隨意。
而原居民則在九龍柯士甸道上,是黃德貽帶我們去的,食物才一上來,我咦了一聲,似曾相識呀,原來是當年我偶而會去幫襯的赤柱某家生意火紅的餐廳,等主廚出來打招呼,果然是此中有高手,正是當年那個人,西餐界人稱偉哥是也。他從赤柱搬到柯士甸道上,熟客聞風而來,粉絲真多呢,他的西餐規規矩矩地地道道無花無假,用正料烹調有其獨到之秘;那古法泡製的本領,如今已買少見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