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叫聚星路,離開天水圍西鐵站大約100步。
一旁的學校叫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它的鄰居,距離大約30步是屏山天水圍圖書館並體育中心。
事實這串路叫屏山歷史文物徑;古物古蹟辦、香港旅遊發展局、民政事務處都應該……可能,器重的景點。一旁本為溪流,改建成了污水渠,應屬渠務署轄下管理。
我是一堆建築廢料。
是裝修新廁所棄置的廢物:階磚、洗面洗手瓷盆、瓷器馬桶、碎玻璃、英泥、沙石、油漆、灰燼……雖然廢,少說重量也超過500磅。
我被棄置在郭一葦中學牆角少說也有三個星期。食環署每天早上一次幾名外判阿嬸沿途打掃,在只有上頭認定的垃圾才會予以清理。我是垃圾更是廢料,建築廢料應由業主或承建商負責送到廢物堆填區。可是他們沒有負責,在裝修現場不遠的文物徑聚星路旁就地安置,隨便扔掉,拍拍屁股關人了事。
雖然我是廢物,亦也感覺無奈,因由自己被棄置,誘發破壞這路一角的景觀。你知道中國人,不論兩岸四地,文明水平不算高,當中一些地區更明顯偏低;香港近年亦淪落下瀉厲害!有垃圾桶的地方(不論舊式大型或新式分類)即等同告白:垃圾請隨便在周邊棄置,食環署外判清潔公司一日一次,來過了,阿嬸們邊散步邊打牙骹做咗嗰份工然後收工,沒心繫,缺感情。地方乾淨企理當然好;不好?與她們沒半點關係。
其他人怎會執輸?
棄置物一袋一袋在垃圾桶範圍積成小山。
路邊廢物如我,一天不清理招引5袋垃圾,兩天不清理20袋,一星期100袋垃圾是最低消費。
三星期下來?可以想像我的上下前後左右變成如何一座垃圾山?食環署、渠務署、區議會、鄉事委員會……如無特別意外,都認定與他們部門無關,相信我會繼續停留在文物徑旁一段日子,成為其中一項景點,日復日負責國內外遊客的迎送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