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門聽哲學 女工獲周保松贈書

隔門聽哲學 女工獲周保松贈書

【特稿】
知識無分階層,中大校內除了教授學生愛讀書,基層工友也渴求知識。崇基書院的清潔女工藍姐,除了清理大學的幾層樓宇,晚上還會守候教授講堂外,隔門聆聽哲學講課,她向大學生推介《弟子規》,期望下一代,百行孝為先。

推介《弟子規》學孝道

為籌備中大書節,博群領袖課程學生拿着攝錄機,找中大角落的平凡人,談讀書。書節其中一名義工,法律系二年級生方詠熺,找到崇基書院的清潔女工藍姐,原來藍姐夜班工作期間,正正是副教授周保松和年輕人上哲學課,課室傳出的知識,鏗鏘入耳。
詠熺說,拍片時藍姐分享個人對社會的看法,詠熺引述說:「你知道社會問題係乜嘢,係第二次分配不公」,這句話令讀法律的優才生感詫異。
藍姐又認為現時大學生缺乏孝道,若要向大學生推薦一本書,首選《弟子規》,其中「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她指這兩句,她已做到。《弟子規》由清朝秀才李毓秀所寫,該書談及中國傳統道德禮節的自我規範。
談到對大學生觀感,藍姐認為智慧比知識重要,「𠵱家啲大學生係好聰明,但知識都可以毀滅社會,智慧就唔會」,她向詠熺說,每周帶兒子到圖書館,吸收前人智慧,兒子明年應考文憑試,或成新鮮中大人。
周保松表示,在今年6、7月,中大有六節的哲學課,題目為哲學人生,藍姐是一名約40歲的中年新移民婦女,她站在門外聽課。後來他與藍姐熟絡了,藍姐和丈夫與兒子7月約周保松在中大「飲茶」,藍姐坦言自己學歷不高,但喜歡看書吸收新知識,故期望兒子能升讀大學,替她圓未了的大學夢,周保松後來送她自己所寫的《走進生命的學問》。 
《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