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用百慕達態度去服務的店員 - 彭浩翔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用百慕達態度去服務的店員 - 彭浩翔

我一直叫自己,別老去說現今年輕人做事如何不濟,因為小時候每次聽到這類批評,都總覺得對方老氣橫秋。所以我常提醒自己,別老去批評下一代做事方法。就像我們中學畢業後回去母校,總感覺學弟質素都不如我們當年。其實,質素沒下降,正如當你還在念書時,前幾屆的師兄也會看你不順眼一樣。幸好,我初中的母校新法書院已經正式執笠,所以我早就沒有批評(或泡)師妹的機會了。但對於水手服在香港中學界消失,確讓我感到惋惜的。

沒反應呆望顧客

好了,又扯太遠了。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我努力地避免陷入這種處境,但許多時候還是逃不過,也許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批評年輕人已成了必要之惡。
我總是忘不了香港的乳酪店,有時即使只待港一兩天,都會找機會趕去吃一下。近年有間連鎖乳酪店的味道不錯,雖然只有原味和綠茶兩種,但因為水果配料種類相當豐富,所以我每次光顧,還是感覺挺滿足的,就像小時候在那些自助糖果店採購糖果一樣。
對我來說,乳酪的吸引力,其實遠不及各式水果配料,所以每次我吃乳酪,總會加上五種以上的配料。但問題是,即使點大杯裝乳酪,那個紙杯在放上乳酪和五六種水果後,也會顯得太過滿,所以我的方法一般都是先點一個小杯裝乳酪,但請店員用上大杯裝的紙杯,這樣紙杯剩下來的空間,就比較足夠放上五六種配料。
有天和朋友晚飯後,因為就在那間乳酪店附近,所以趕緊在關門前去吃。櫃枱前是個二十出頭少女,這個女生我之前沒見過,大概是最近新入職的,因為過去我在香港時來得多,其中有兩個店員都知我要求,但當我向這女店員提出要小杯裝乳酪配上大杯裝紙杯時,她臉上顯得有點為難,也許因為她從沒遇過這樣的顧客,於是她一直看着我,就像電影定格一樣,不動也不提出反問。於是我嘗試跟她解釋,我過去也有過這樣的要求。也許因為現在店內只有她一個職員,所以她不知該問誰或是怎樣,於是就一直呆呆的瞪着我。
我在想,她要不直接告訴我,因為公司政策所以不行,要不就解釋你的疑問,這樣呆着也不是辦法。於是我再一次向她解釋,我過去也試過這樣的要求,其他店員都沒問題,要是公司規定點小杯裝乳酪的,不能用大杯裝紙杯,是因為會增加成本的話,我願意加錢,因為這樣可方便我增加配料,而不會在吃乳酪時,不小心把配料溢出或弄翻,這樣反而浪費了水果。

當我向這女店員提出要小杯裝乳酪配上大杯裝紙杯時,她臉上顯得有點為難。

找續時不懂變通

我自問是個有耐性的人(雖然很多跟我共事過的人看到這裏,都會失笑起來),但這個女店員對我的詳細解釋,繼續無動於衷。片刻,她開始改變策略,不再呆看着我,也沒有拒絕,就直接拿小杯裝的紙杯去掏乳酪。也許她認為只要完全忽視我剛才的話,我這個要求就會平白在空氣中消失,就像那些在神秘百慕達中消失的飛機和船隻一樣,從此不再出現。
因為我知道一旦她把乳酪倒進小杯裝紙杯後,我的要求就再難實現了,所以我趕緊再一次提醒她︰「小姐,我想用大杯裝的紙杯盛小杯份量的乳酪。」
在我兩次提高聲浪說這句話後,她終於甚麼都不說,放下了那小紙杯,改去用大紙杯,並加上了我點的各種水果。我在想,好了,她總算對我的話有反應。話說起來,乳酪除了配藍莓芒果荔枝等水果外,加上糯米糍也相當不錯。對,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關於乳酪和水果之配搭。
在我和朋友接過乳酪後,女店員便回到收銀機前按下我們的點單,然後金額就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
「一百二十二元。」女店員讀着顯示屏上的金額。
我平常是不用錢包的,鈔票和硬幣都隨便塞進口袋裏。我伸手進褲袋中,最後翻出了一張一百元、一張二十元和一張十元鈔票給她,她接過後,正想打開收銀機時,我也把餘下鈔票塞回褲袋,才發現袋裏有個兩圓硬幣,於是我趕緊告訴她︰「呀,我有兩元。」
女店員再一次重複我當初要求用大紙杯盛小杯乳酪時的那無辜表情,然後一直呆在那裏。感覺像過去沒寬頻,用電話線上網時,電腦在下載版面到了一半,突然斷線當機一樣。
「我這裏有個兩元,你還我那十元吧。」
她看着手上那一百三十元的鈔票,再看看我手中的兩元硬幣,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亦沒去按收銀機開關,就一直當在那裏近十秒。於是我又用很慢的語氣,跟她重複了一次︰「我有個兩元輔幣啊。」並遞上那輔幣給她。可是女店員還是好像沒接收到,繼續停在那裏,好像我這個要求,比原先着她用大紙杯盛小乳酪來得更莫名其妙一樣。她像蔣介石當年在中日戰爭時,用時間換取空間一樣,只要時間拖得夠久,我就會自我爆炸毀滅,再不會提出此類無理要求似的。
我開始有點無明火起,大概太太發現了我臉色變化,於是在我正要再重複一次要求時,她就趕緊搶白︰「沒關係,你就直接找回八元吧。」這時,女店員就像點穴後解穴一樣,從靜止中醒過來,按下收銀機,並掏出八元找回給我。確實,原來時間換取空間這政策,不單在抗日戰爭中有效,在這個乳酪店裏,也同樣奏效。我只得連同那個兩元硬幣,把那八元一併放回口袋裏。

科技上的方便,同時也讓人放棄了大腦思考,女店員再不用去思考找續的簡單換算問題。

缺同理心棄用腦

回家路上,一堆硬幣在我褲袋裏叮叮作響。我在思考着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我問太太,我有甚麼說得不清楚的地方,她只是搖頭,解釋這不是清不清楚的問題,而是對方根本沒有這意識。女店員沒有站在別人角度去設想,大部份人都想盡可能減少口袋裏的輔幣。當然,在她自己去買東西的時候,也許她同樣有這種習慣,但當她站在收銀機的位置時,對不起,就是沒有使用同理心。加上現在的收銀機,輸入收到的金額後,顯示屏就會直接顯示出該找續金額,這個科技上的方便,同時也讓人放棄了大腦思考,女店員再不用去思考找續的簡單換算問題,而只需按照顯示屏上的數字,去作機械式運作。所以當你突然提出那個兩元,在她整個輸入過程中,就成了個莫名其妙的數字,她沒有把一百二十二元的個位數,拿出來獨立思考,所以當你突然掏出個兩元硬幣時,她就有點卡住了。
雖然太太嘗試去分析當中原因,但對我來說,這就像在神秘百慕達消失的船隻一樣,甚麼海嘯或漩渦等,都解釋不了這些神秘現象。但唯一肯定的,就是這事讓我再一次相信,自己不該生小孩。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逢周六刊登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