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本周陸續公佈9月及第三季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二季跌至增長7.5%的谷底後,市場預期第三季可反彈至7.7%水平。另一邊廂,香港大學發表本港經濟預測,今年經濟增長為3.4%,貼近7月時預測3.3至4.1%的下限。
記者:周燕芬
港大經濟學教授王于漸分析,美國經濟溫和復蘇、低利率環境,及香港經濟仍受外部需求改善和強勁內需所主導,預期本港經濟增長由上半年的3.1%,增加至下半年增長3.7%。對於美國政府暫時停擺,港大經濟學首席講師王家富認為短期可解決,不致對本港造成影響。展望樓價走勢,他相信會維持穩定,中小型樓價或「跌少少」,反映辣招見效。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內地下周五公佈的上季GDP增長約7.6至7.7%,較第二季的7.5%為佳。野村指,中央擔憂經濟硬着陸,貨幣政策已微調至趨向寬鬆,基建項目加快上馬;重返今年中央目標7.5%的軌道上。
人幣升值 出口受壓
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分析,第三季經濟增長加速,主要受惠於發達國家復蘇,中國穩增長政策提升了企業信心。西班牙BBVA中國經濟師夏樂補充,上半年新政府剛上場,政策存在不穩定性,亦壓抑了投資。
不過,若以9月和8月來比較,市場普遍認為工業增加值、人民幣新增貸款、出口等經濟活動,均較8月略有回落,加上去年高基數效應,9月增速會有所減慢。
以出口為例,市場預期9月增速為5%,低於8月的7.2%。交行解釋,雖然9月起歐美發達經濟體,相繼進入傳統消費旺季,歷年增速會有所反彈;然而,新興市場近期普遍面臨資本外流,人民幣亦較被動升值,對出口造成壓力。
9月新貸或放緩
人民幣新增貸款方面,由於面臨季末考核,銀行資金面相對緊張。市場預期9月數據為6,58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8月的7,113億元為少。廣義貨幣供應(M2)亦由8月的14.7%增幅略放緩至14%。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踏入9月份,在鐵路基建房地產投資需求增長預期下,水泥用量也呈現增長;但另一方面,審計署加大對地方政府債務審查力度,亦會對地方政府投資造成壓抑。
市場預期今年首9個月的固定投資增幅為20.3%,與首8個月持平。
通脹方面,受中秋節和國慶雙節日的因素影響,9月食品價格總體處於上漲趨勢;市場預期9月通脹為2.8%,較8月的2.6%有所提升。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緊接歡迎「宇宙最強」甄子丹!
周一至周五《亂噏24》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