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在缺地下,為增建屋供應,惟有「打茅波」,加大地皮的發展密度,繼將軍澳後,安排在本季招標出售的五幅限量地,亦會如此處理。其中,屯門兩細地便率先建議將住宅地積比由5倍提高至6倍,以增建約110個住宅單位。
發展局上月底公佈於本季出售的八幅住宅地,可提供約3,300個單位;不過,據現時的規劃條件,該批土地是不達標,故有需要提高地皮的發展密度。其中一幅位於屯門良德街與震寰路交界,和一幅良德街的地皮,政府便剛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將土地的最大住宅地積比,增加20%至6倍。
如以純住宅發展計,兩地的總樓面便可增加約5.95萬方呎,只增加約110伙。如以商住發展計,增加量更少於100個。而兩地增加密度後,最多可提供約663個。
除兩幅屯門地皮外,暫只可提供約2,200多個單位的三幅啟德地,也要增加最少兩成密度,才可達到八地的總建屋量數目。此外,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截至8月份的私人住宅租金及售價指數,仍均呈升勢,樓價指數8月報246.1點,按月微升0.4%,再創新高。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