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陸續揭曉。這個表揚在醫學、物理、化學、文學、經濟和促進和平六大範疇有卓越表現的全球性獎項,已有超過百年歷史,期間出現不少趣事,或者令人大跌眼鏡的結果。
愛因斯坦多次落選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不少科學家提名他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但評審團認為相對論要經時間證實,所以愛因斯坦連年落選。直至1921年,評審團指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才決定將物理學獎頒給他。但不少科學家都認為,光電效應的重要性遠不及相對論,委員會揀錯了。
銀行獲頒和平獎
和平獎經常會爆出冷門,2006年,孟加拉鄉村銀行和創辦人獲獎,就令不少人大跌眼鏡。
最年輕得獎者
1915年,英國的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憑研究X射線晶體結體獲物理學獎,當時他只有25歲。
最年老得獎者
2002年,美國人戴維斯(Raymond Davis),他以探測宇宙中微子的研究獲得物理學獎,當時他已88歲。
等了最久的得獎者
美國微生物學家勞斯(Peyton Rous),1911年便發現腫瘤是病毒引起,但一直未獲委員會垂青,等了55年,直至1966年,他年屆85歲才獲醫學獎。
最多人獲獎家庭
法國物理及化學家居禮夫人(Marie Skłodowska-Curie),1903年同她的丈夫齊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居爾夫人再次獲化學獎,20多年後,他們的長女和女婿又一同獲化學獎,一個家庭有4人獲得諾獎。
為避納粹溶掉獎座
2名分別於1914及1925年得獎的物理學家,德國納粹迫他們交出獎項,只好交由1922年的物理學獎得主、丹麥科學家博爾(Niels Bohr)保管。1940年德國佔領丹麥,博爾為怕獎項落入納粹手中,便將純金的獎座放入硫酸同硝酸的混合液溶解。直至戰爭結束後,溶掉的黃金送回斯德哥爾摩,按照當年的款式重新鑄造,然後於1949年歸還給2名得獎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