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開發腦癎糖尿藥物

助開發腦癎糖尿藥物

諾貝爾醫學獎三位得主發現的細胞囊泡傳輸機制,是如此基本,所以當人體某部份的傳輸機制出了問題,這個器官或系統就會生病。三人的研究有助深入了解致病機制,評審團指進一步研究,有望開發治療腦癎症、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病的藥物。
評審團指出,像二型糖尿病的代謝病,就是因為一方面胰臟beta細胞分泌出問題,另一方面由胰島素控制的葡萄糖傳送機制也出了問題。
在較具體層面,科學界近年了解到,一些病症的成因,是因為囊泡傳輸機制的有關基因出現變異,像部份腦癎症起因是一個解讀傳輸機制蛋白質的基因有變異,一些家族性噬血症候群(FHL)的患者,是因為傳輸機制三個相關基因變異而起,令免疫系統的殺手細胞失調,引起可致命的過度發炎。知道致病機制,治療就可向相關基因下手。
一些生物毒素的毒理機制,亦與囊泡傳輸機制有關,像肉毒桿菌毒素令人麻痹,是因為它壓抑神經肌肉交接處釋放神經傳導物質;破傷風神經毒素壓抑氨基乙酸分泌,引起痙攣性麻痹。知道具體毒理機制,就可對症研發藥物。
美聯社/諾貝爾獎網站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