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引力邊緣》(Gravity)文明的「逆向誕生」

蘋影話:《引力邊緣》(Gravity)
文明的「逆向誕生」

坦白說,《引力邊緣》沒有真的探討生命的意義。佐治古尼(George Glooney)願意自我犧牲,是生命的意義嗎?電影刻意淡化他的悲哀,而將整個調子放在姍迪娜布洛(Sandra Bullock)的逆境求存上,好像佐治古尼的生命意義在於為她而服務,那便太過殘酷,因為電影中姍迪娜布洛作為一個專業人員,對於佐治古尼的死只能有一陣子的傷心,之後便完全是她的奮鬥。我很喜歡佐治古尼重新出場的那段戲,但也覺得很大男人主義。實際上驚慄電影本來是性別歧視的產品,試想一想如果最後一大段戲是佐治古尼掙扎逃生,觀眾會覺得怎麼樣?還看得這麼過癮嗎?
這也是一部利用科技反科技的電影,在電腦特技的無瑕疵表現下,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的鏡頭運動無比精采,他只要想得到的影像,今天的電腦特技便可以幫助。他可以一個鏡頭直落把整個外太空的漂亮美景盡收眼底,更可自由地在太空站和演員的身體及其移動中來去自如。觀眾可以跟着鏡頭看到女主角被撞擊的身體如何在殘破的太空站內碰撞,也可以忽然之間看到她的大特寫,甚至能夠有部份鏡頭穿過她的面罩看到她的傷心表情。這種好像沒有剪接的手法,令影片的「真實性」變成一百分,於是你覺得整個災難和逃生的過程是那麼的真實,是那麼的撼動人心。
影片到底有沒有以下我說的意義我不敢說,但作為喜歡胡思亂想的人,片中其中一個鏡頭姍迪娜布洛在一個圓形的太空艙內,穿上緊身的上衣和短褲,彎着身體在飄浮,的確給我一種她就是一個胎兒的感覺。甚至那架太空囊載着她穿過大氣層的場面,我都覺得那簡直是一個子宮。這當然是我受了佛洛伊德多年荼毒的結果。但影片開始時姍迪娜布洛穿着厚重的太空衣,到最後從水中爬上岸,穿的仍是那件緊身上衣和短褲,赤着腳的對比,實在太強烈。使我不得不想到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這種「逆向誕生」的反文明意識。無論多漂亮的外太空景色,都不及一個人活着本身具有意義,而且還拋棄厚重的高科技,回到最簡單的衣着。
撰文:仰止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緊接歡迎「宇宙最強」甄子丹!
周一至周五《亂噏24》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