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K曾經𠝹傷咗左手大拇指,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求診,前後搞咗兩個鐘頭,呢位八十後等得不耐煩,立即俾一位師奶「窒」佢,話到北區醫院可能等足一日呀。整個新界東有咁多人口,只有三間醫院叫得出,就係威爾斯、那打素,與北區,唔怪得醫院日日塞爆。大埔本來有一幅醫院用地,但招標流標,現在有消息話特區政府想將幅地改變用途,用嚟起公屋,不再起醫院,實在令人失望。公屋當然重要,但到處起公屋之餘,梁振英、張炳良兩位唔該諗一諗,公屋用地大多集中在新界,唔通公屋居民個個係鐵打,健康到極,唔會病,唔會入公立醫院睇症嘅?佢地又唔生仔生女㗎?搬幾十萬人入新界而唔諗加多一間至兩間新醫院,實在匪夷所思。
建築邦上星期到伊利沙伯醫院探病,入到病房就嚇咗一驚,佢話病人病床之擠逼程度,非親歷其境,不能形容,佢探訪之病人住在兒科病房,情況稍為好啲,病人本來住在沙田,有急病就坐的士衝往伊利沙伯,伊院一度拒絕佢入住,要佢返去沙田入威爾斯,但是病人在九龍聖德勒撒或是浸會醫院出生,出生時曾有事故,轉送伊利沙伯診治,之後不斷覆診,病歷全在伊利沙伯,所以父母堅持不送佢入威爾斯,要入伊利沙伯,係有情理根據嘅。曾有醫管局高層同左丁山講過,伊利沙伯雖然比例上佔用多啲醫管局資源,如梁家騮議員指稱過,但同時九龍各區居民比較喜歡送親人入伊利沙伯,故此該院病人特多,唔通全部拒諸門外咩,正是罵人須有理,梁議員不妨虛懷啲,多啲視察實情。
建築邦探完病,覺得梁振英高永文要提升民望嘅話,可以立即宣佈起多兩三間新醫院,以解香港人睇病之憂。未來十年人口繼續老化,長者病人不斷增加,青年吸毒人士十年後就會患上嚴重肝病、膀胱病,要與長者爭醫院病床,加埋正常出現之病症呢,公立私立醫院會天天「全院滿座」,納稅人唔通要飛去泰國睇病?喂,冇醫生噃,點呀?有啲組織阻住地球「轉」,係要阻止外國醫生來港執業,梁振英夠膽講過要「碰一碰利益集團」,但到目前為止,完全唔見到佢有動作去碰一碰醫霸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