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同熱愛這片土地,大家刻骨銘記,愁或喜、生與死,也是香港地。」 27年前跟隨港人丈夫移民到港的法國人Christine(49歲),隨着時間洗禮,自覺是不折不扣的香港人,熱愛香港地,空暇更愛到社企及醫院做義工,展現異國共融的一份情。
記者:陳潔儀
大學時讀美術的Christine,來港後任導師教授小朋友畫畫,2006年半退休的她在朋友介紹下到社企餐廳任義工,初次接觸智障人士,協助他們投入社會,感受良多。「其實佢哋(智障人士)同普通人一樣,只係性格同能力上唔同,例如有啲計數叻啲;有啲記性好啲,只要多啲鼓勵佢哋,都可以做得好好。」她欣慰地說:「見到有啲學員初初好細膽,但睇住佢哋之後一日比一日進步,好開心見到佢哋可以自立!」
教授病童自製小手工
今晚7時於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的港台節目《香港故事》,Christine更會分享到醫院任義工的喜與悲。醫院每日求診的人數多不勝數,Christine有感等待看症的孩子苦悶,便到醫院任遊戲師義工,教授他們自製小手工。環保手袋、小枕頭,眼見小朋友發揮小宇宙製作「心血品」,她感到非常滿足。雖然如此,有些時候,看到小孩子受病魔折磨,教Christine感到無奈,「好記得有個13、14歲嘅小朋友,整完個公仔之後爸爸唔畀佢拎走,話佢咁大個唔應該再玩公仔,屋企亦冇地方擺。佢初時都有拎走,後來又好唔開心咁放返低走咗。其實有時家長冇諗過,小朋友好脆弱,亦好易就開心,一個公仔可能對一個小朋友都好重要,係佢哋努力嘅心血。」
婚後膽粗粗移民來港
「半唐番」Christine雖然愛香港,但廣東話始終仍是「半桶水」,她笑呵呵地說:「仲有好多字係識聽唔識講,有時都要夾雜住英文咁講。」她憶起30年前念大學時認識了從香港到當地留學的丈夫,結婚後更「膽粗粗」跟隨丈夫移民來港,他們的兒子今年已23歲。光陰似箭,Christine無怨無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