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輕人突然在運動或睡夢期間死亡並不罕見,本港過去5年有420宗5至40歲的猝死個案,約七成屬心臟猝死,死者平均年齡只有32歲,並以男士為主。
醫學界將會開展以基因測試為主的研究,找出引致猝死的遺傳缺陷,並了解是否與可致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udden arrhythmia death syndromes, SADS)的基因有關。
遺傳性心臟病易被忽視
一項由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莫毅成進行的研究,分析本港過去5年的猝死個案,檢視了約17,000人的死因,其中5至40歲個案有420宗,當中289宗為心臟猝死。
莫毅成指出,冠心病為年輕心臟猝死個案的主要原因,約佔35%,另外有25%個案估計與原發性心律失常有關,顯示病徵不明顯的遺傳性心臟病容易被忽視。
他表示,瑪嘉烈醫院現時與衞生署合作進行前瞻性研究,他們會分析40宗5至40歲猝死個案,偵測當中死因會否與SADS基因有關。同時他們會邀請160名年輕心臟猝死病人家屬進行SADS臨床檢測,希望及早找出親屬有否帶有病變基因,從而作出預防及治療。
他續指,未來的研究方向會以基因測試評估因遺傳性心律失常而猝死的人士,可否找出隱藏的致病遺傳缺陷。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士李麗芬醫生指出,本港的心臟猝死問題嚴重,估計年輕患者中,部份可能是SADS患者,由於此病沒有明顯病徵,目前只能靠基因測試找出患者,希望未來可研發更多及早偵測心臟猝死的方法。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緊接歡迎「宇宙最強」甄子丹!
周一至周五《亂噏24》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