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在香港打的可能很容易,但在英殖時期,只有上流社會才會乘的士,的士司機都身穿整齊老西操流利英語。黃保強說:「你樣衰,西人唔搭你車。」從前有平治、摩利士、柯士甸等的士車款,紅藍綠黃百花齊放的顏色,統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正因如此,香港有巴士迷、電車迷,就是未見的士迷,資料也買少見少,遺下的只有對的士價錢的執着。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盛臣、林栢鈞、劉永發、陳國良
部份圖片由張順光提供
英兵坐車唔畀錢
時值60年代,「Star Ferry pier please!Quick!」一位身穿整齊Hermes西服的英國人坐進的士裏。的士司機挺一挺腰,回了一句:「Certainly, Sir.」的士司機當時心想:「好彩我都唔弱,着番套老西。」甚麼?在我眼前的老翁就是當年的的士司機,由1968年揸的士搵食,到今天當上香港的士商會主席,坐擁數架的士(數目不詳,免得嚇人),炎炎夏日依然堅持穿恤衫西褲揸的士。
「未有隧道之前,全部的士都喺港島區,英國人搭的士居多,見你樣衰唔搭你車,揀後面嗰架!所以今時今日,就算對住自由行,我都堅持着番恤衫西褲。」黃保強憶述。的士於70年代尾才開始普及,60年代乘搭的士的只有有錢華人和外國人。「以前考的士牌要考英文試,如從文華東方酒店去邊度,轉左轉右要識表達囉!好彩我十幾歲由大陸落嚟香港,嗰幾年放工讀英專,你唔識英文,啲外國人會踢你一腳。」他續言:「因為英兵每逢星期五就出糧,一定會去酒吧飲到醉醺醺,所以的士司機一定會去赤柱,載英兵返軍營。」飲醉咗仲識畀錢?「哼!啲英兵大晒㗎!佢哋成日話自己尿急,落車即跑至軍營附近的墳場,等你追唔到佢。又試過幾個英兵蒙住我對眼,即刻跑落車,佢哋唔怕警察,因為警察都驚被英軍捉上船軟禁一星期。不過,我後生好搏,成日打到佢哋一身彩。」不過,揸的士數十年,總有數個賺人熱淚的故事掛在嘴邊。「有一次,一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返碼頭,付錢時突然哭得死去活來。「佢話今次上咗船之後就冇機會再嚟,點解要幫越南打仗喎?有時食緊飯,同僚都會突然被射死,戰爭真係好殘忍。於是佢畀晒所有錢我,成60蚊咁多,等於我揸一日的士。」
揸車揸到心口痛
的士司機開一日工,最受罪應該是屁股,但以前?「揸到心口痛,哈哈哈!唔係講笑,以前的士一般都是Morris款式,軚盤頂住個心口好辛苦。」黃笑說。現在的士分為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大嶼山藍的三款,但在未統一以前,的士款式五花八門,不同公司出產不同款式,紅、綠、藍、星號、金邊甚麼都有。1940年代至60年代之間,當時的士全部是歐洲及美國車,其中以摩利士、平治居多。「當時規模大的的士公司當然購買平治款式,最靚就係平治180及190,車身闊落。不過,當時冇人介紹入唔到大的士公司做。當時我喺先達的士公司打工。講起就永世難忘,上山頂就最驚,隨時上唔到去,上到去都會水滾,所以當時合和公司老闆胡忠會放定啲水桶喺度畀我哋加水。」時而1968年,香港引入第一款日產的士,就是消失多年,有傳將會重臨與豐田對壘的Cedric,當年第一架就是俗稱「大籮柚」的130系。自此,平治及其他美國車開始退出香港市場。「梗係啦!70年代的士已經普及,平治當時覺得的士影響品牌形象,梗係撤出市場。」
女人要嫁的士佬
父親鄉下過世,黃保強1960年隻身來港闖天下,當時只有13歲。之後他很快便考取車牌,學人揸白牌車搵食。「不過,警察成日放蛇,都係轉揸的士。唔易入㗎,當時只有5間大的士公司。你知唔知,當時的士唔可以隨意兜售生意,大公司先可以喺的士站等客,所以你睇返舊相,60年代碼頭的士都係同一款式。如當時綠色的明星的士,就壟斷咗由碼頭到山頂一段路。」雖然如此,黃說當年月賺$1,000,當時警察月入亦只有$500。揸的士,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正如黃所言,的士養大了她家中4個女兒。「你有所不知,以前個個女人都話要嫁的士佬㗎!」在旁的女兒也忍不住咯咯笑。說到底,父親很偉大,尤其當的士司機的父親,雖然雙手只能控制軚盤來搵食,仍不得不時刻轉動腦筋,賺得更多。究竟的士司機可以有幾搏?「當時警察會追我哋車抄牌。不過,佢哋警車唔夠我哋靈活。佢哋當時啲警車冇遮擋,中間兩排凳背對背坐。所以警車追車,我哋即刻急轉彎,佢哋一定唔會追,因為佢哋一急轉,警察就會跌晒落街。所以,的士司機好多時喺牌簿入面夾$5,希望警察高抬貴手。」黃保強,年過七十,都繼續揸的士,「就係因為對的士有感情,對我一家都有恩。」黃保強沒有後悔當年沒把辛苦儲下的11萬買下寶馬山豪宅,卻買了一個的士牌。但今天,他在太古康怡花園也有一個安樂窩,誰不以這位父親為榮?
升旗和落旗
香港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張順光說,香港每隔十年就有一變,見於香港百年交通史。1888年纜車通車,及至1889年,英資電車公司眼見纜車的成功,加以港島區的填海工程,決定提供電車服務,而電車也於1904年正式通車。1910年巴士亦進入香港。至於的士,則在1923年於香港島誕生,由經營九龍巴士業務的九龍汽車有限公司,提供4座位「紅邊」的士,然後1926年才引入九龍。張順光補充:「不過,無論電車、巴士、的士,最初引入嘅都係英國二手貨,要你哋跟英風,又唔可以同佢一樣。」20年代的士,空車便插上紅旗(一支布紅旗),即「升旗」,有客人時便把旗收回,叫「落旗」。
不過,提及香港交通,巴士迷、電車迷、火車迷比比皆是,惟獨未見的士迷,關於20至30年代的的士資料實在有限。「要到1940年代末先有少許資料。而從我一大堆明信片收藏中,我仔細翻查,才發現原來50年代至70年代的士款式百花齊放。」張語罷,翻開一本珍藏已久的1948年記事簿。當年出品的記事簿,主要用來記錄日程,內頁第一頁則會印上香港主要機構的電話。簿中除了警署、醫院、「滅火局」電話,就是的士公司的電話了,因為當時的士多在渡輪碼頭及各大酒店門口等客,若要在其他地方上車,要電召的士公司。當時共有5間的士公司,包括中央、黃的、明星、九龍、金邊。
40-60年代 歐美的士
a. 40至60年代,的士都來自歐美,愛丁堡停車場外,平民乘人力車,有錢人乘平治的士,1968年始有日本產的士流入香港令其平民化。
b. 60年代平治190、5人座位的士車款。
c. 攝於彌敦道,前排右邊是柯士甸紅的,左為平治的士。
70-80年代 顏色統一
d. 1972年海底隧道落成後,的士顏色隨即統一,分為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大嶼山藍的的士。而1984年,政府容許引入4座位的士。
e. 1975年Cedric推出330系列,行內俗稱「大白鯊」。
90年代 豐田天下
豐田1979年首次引入四圓燈設計的士,80至90年代期間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常見豐田的士就是始於95年皇冠金豐的士。1997年,香港豐田代理皇冠汽車及合誠汽車分別引入15架樣辦石油氣的士來港。及至1999年,石油氣的士完全取替柴油的士。2001年更禁止柴油的士進港。
2000年代 環保豪華版
f. 2000年,香港福特(Ford)汽車代理引入首批澳洲福特石油氣旅行版的士,有特大行李存放空間,但因維修費昂貴,03年已逐漸停用。
g. 2007年,豐田推出由7人座位改裝而成的混燃Alphard 5座位的士。
h. 2012年,豐田推出油電混合Prius的士,賣點是比石油氣更環保,惟車價稍貴。
i. 2013年,鑽的是一間為輪椅使用者提供點到點接載服務的企業,此為七人座位鑽的,輪椅可從後門推進車內。
j. 2014年將推售福特專為香港設計的Transit Connect LPG的士,該車採用雙趟門設計、超巨型行李箱空間,皆為香港首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