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對於某些人來說有難以言喻的魅力。馬克吐溫曾揚言:「一個人愛貓的話,他就是我的朋友和同志,不必多介紹。」邱吉爾喚自己的愛貓為「特別助理」,他很可能受其啟發,而把俄羅斯政治的深不可測形容得這樣貼切:“it's a riddle, wrapped in a mystery, inside an enigma.”這用來描繪貓不是一樣嗎?貓使人着迷的原因之一,正是牠使人猜不透,常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姿態,偶而撒嬌,便足以教「貓奴」們愛得不能自拔。
英國動物學家John Bradshaw的新書《Cat Sense》,可能是為貓奴解開「主人」之謎的重要線索。他從貓的進化、馴養歷史、身體構造等科學角度,剖析一些貓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特性,愛貓者一定看得津津入味。
高貴貓天生獵人個性
舉例,「貓奴」未必察覺,但貓的臉作為牠吸引力的來源,純屬偶然:和很多別的小動物不同,貓的眼睛長在前方而不是兩側,又圓又大,使牠的模樣像小孩般可愛──這張臉並非為了討好人類而進化,只是因為牠們生來就是獵人,眼睛長在前方,才能準確判斷獵物的位置(兩眼長在兩側的,通常是別人的「獵物」,例如兔子或老鼠,用以警惕四周環境,隨時逃命)。
對了,如果你試圖了解家裏的貓,首先必須了解牠的本性──貓不但是天生的獵人,更是天生特立獨行的獵人。由於牠缺乏同伴的掩護,所以貓從不輕易發出恐懼或受傷的訊號,盡量掩飾自己的身心狀態,免遭敵人有機可乘。經過千萬年來的進化,形成了貓大人們愛理不理的「高貴」性格。
貓被人類馴養成為寵物,是相當近期的事,所以牠的野性與溫柔總是交替地出現,令人如癡如醉。我們養貓,最滿足的是聽見牠發出低沉的「嗚嗚」聲──這是牠們與生俱來的,因為剛出生的小貓又盲又聾,幾乎不能動,全憑這種聲音讓媽媽確保牠得到哺乳。小貓長大後仍會偶而低嗚,動物學家相信這是牠們發出放心的訊息,意思是「請不要動,讓我依偎着你」。
很多人覺得貓的脾性像女人,除了深不可測外,就是妒忌,不喜歡有別的貓分擔主人的愛,其實這是誤會。
Bradshaw說難以證明貓有「妒忌」這種複雜的情緒,但牠們作為一種地域性強又愛獨來獨往的動物,對於「領土」被「佔領」或「入侵」會極度不安,嚴重的情況下不但會對新成員高度戒備、互不理睬,還會影響健康。所以主人最好在加入新的小貓前,讓原來的貓有足夠的適應期,例如讓牠倆見面前先熟悉對方的氣味。
噢,不過請記住這方法只對貓管用,不適用於女人。
Leona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