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身旁,手機不停地響既不接聽又不關機的可愛女士,在電影的後半段灑下同情的眼淚。我也暗自為《逃出生天》的劉青雲灑淚。這是個幾乎無戲可演,堂堂影帝整部電影除了木口木面外,再也沒有第二種表情。而他作為一個消防員堅持守則,被弟弟古天樂和妻子李心潔不滿,基本上他是孤獨的,可憐的。
既然感性的女觀眾都灑下同情之淚,便看到影片拍得有多成功。尤其後半段逃生的場面,彭氏兄弟展示出對場面的控制能力有多強。但先讓未觀看的讀者有個心理準備:電影內的消防局是國內的,我沒有地域歧視,也絕對反對殖民地遺民思想,但我覺得有些現場觀眾有點介意。大概是我多疑了。
典型中的典型
《逃出生天》跟前陣子看的韓片《火海108》非常相似,也絕對是《沖天大火災》(The Towering Inferno)的致敬版。韓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要從電影展示他們也有一幢高聳的後現代建築讓火神顯神威。我們既是強國,當然不必要再在這些細眉細眼地方爭先。所以《逃出生天》的災場那座大廈實在有夠醜的了。
大概是為了感謝國內的消防局幫助拍攝,影片很多場都把消防局內的所有現代化救火設備和車輛都像列一張清單般詳細地介紹。但配音的演員聲音很平淡,好像在交差,於是每到消防出動的鏡頭,便成了影片的冷場位。還有是每次消防車也好,警探坐的車也好,抵達現場時看到下車的人員一點也不緊張,還慢步走向災場,故此影片的前段絕不緊湊。影片在那場作為導引的例牌的火災後,便交代數年後另一場火災的開展。大概彭氏兄弟把想像力都放在後半段逃生的刺激場面,前段交代將來在火場身陷險境的幾個主角,都以最基本的方法交代。既然鏡頭也不太運動,我忽然想前段可以拍得冷靜點,抽離點會不會反而更有效果?
彭氏兄弟想也沒想過把這個類型電影翻新,包括角色的安排和關係,設定的方式簡直是這個類型典型中的典型:一個大肚婆,一個小女孩,一個前消防員,一個孤獨的消防員,一個醫生,一對保安父子。所有後來用來煽情的元素都放在這幾個身上。
張兆輝枉犧牲
更嚴重的問題是影片大概為播放的長度有所刪剪,前段的火災拍得一點層次也沒有,令到觀眾要到後段才入戲。最重要是沒有過程,例如李心潔看醫生的一場戲便不必花在醫生問她為甚麼總是看不到她的丈夫一起來?設想如果在檢驗的時候發生火災,那種手忙腳亂的場面已經夠令觀眾更早入戲,而不是劉青雲打電話時,李心潔和醫生已經跟着一群亂跑的人逃生,如此生硬的場面。
張兆輝的角色也白白地浪費了,他就這樣在逃生中中毒而死(走得快好世界,原來走得快,毒氣便不會侵害人體,真神奇。),為甚麼不安排一場他和妻子在火場看到遠處的女兒,他因為拚命的衝過去救她致犧牲了?這樣那個小女孩的戲也較多,煽情的力度不是更強嗎?
影片的後半段的確是精采的,那場以建築用的大鐵架救人的戲,和最後在電梯槽逃生的場面,實在拍得緊湊而具迫力。那個劉青雲在切斷電梯的電線令電梯急速下跌的戲,古天樂走到電梯找尋他時,只看見劉青雲的消防帽在水漂出來的剎那,也實在非常有劇力,雖然不是甚麼新招數。
火災漂亮到死
當然,我們不必拿《沖天大火災》和《火海108》來跟這部片比較,也許在製作費上便不能比。影片有幾個鏡頭令我產生一點莫名的變態興奮,好像火災真的太好看了。電影內看到的圍觀觀眾真是人山人海。那是一個慢鏡:我們看到一個全鏡,左邊是噴出的大火,右邊則是劉青雲剛到的消防員,只見他們立即開水喉噴向那團火。這個鏡頭真是漂亮到死了。賣血的電影永遠說出血的美麗,火災的電影原來也可以拍得這麼美。我應該要進精神病院了。
撰文:仰止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緊接歡迎「宇宙最強」甄子丹!
周一至周五《亂噏24》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