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堆填區水辦 含菌量超標

屯門堆填區水辦 含菌量超標

【本報訊】打鼓嶺堆填區「垃圾汁」滲漏事故,令當局管理堆填區能力受質疑。有傳媒上月到本港三個堆填區的排水口,抽取水樣辦化驗,發現出水口有濃烈酸臭味,其中一個在屯門堆填區對開海面抽取的樣本,驗出大腸桿菌含量超標近一倍,水質不適宜養殖海產,更隨時威脅后海灣養蠔排。
有線電視與公開大學研究人員,上月9日到打鼓嶺、屯門以及將軍澳三個堆填區的排水口抽取水樣本化驗,而早前受「垃圾汁」污染的打鼓嶺缸窰河,仍有一陣腐蝕味,水面出現一層膠狀物質。
化驗結果顯示,全部六個樣本氨氮水平未見偏高,未能直接證實出現「垃圾汁」滲漏;但發現樣本溶氧量偏低,顯示有很多細菌。
在屯門堆填區抽取的水辦,每公升水樣本含氧量只有3.75至4.16毫克,達缺氧水平。

大腸桿菌最多

化驗結果又顯示,樣本發現的細菌以大腸桿菌最多,其中一個在屯門堆填區抽取的樣本,每100毫升水就有1,100粒大腸桿菌細胞,超出適宜海產養殖的610粒標準近一倍。
參與化驗的公大環境及安全科學系助理講師黃儀強指,水辦酸鹼度測試結果呈酸性,而且水辦有一陣腐蝕味,懷疑臭味由分解垃圾產生;細菌一般是隨分解垃圾等污染源形成,呼籲環保署正視,改善水質和臭味問題。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