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京高調吩咐香港八大校長要以「愛港愛國」為教育重任後,香港大學宣佈,遴選委員會推薦一位來自香港前宗主國的醫學教授馬斐森(Professor Peter William Mathieson)繼任港大校長。這位英籍準校長將於本周五會見港大同學,早前他與遴選委員會會面時曾表示認同大學校長應捍衞學術及言論自由。
記者:蔡元貴 彭美芳 陳雪玲
香港大學表示,校務委員會委任成立的新校長遴選委員會已完成有關工作,並建議委任馬斐森為下任校長。馬斐森專長醫學研究,亦是臨床醫學專家,現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醫科及牙科學院院長。
現任港大校長徐立之的任期到明年2月底結束,一旦54歲的馬斐森任命獲校務委員會通過,他將在本學年完結前上任。新校長遴選程序逾一年,據了解港大經全球獵頭後,最後一輪選出三位人選,除了馬斐森,還有一位是世界級華人學者。
表明捍衞學術自由
港大消息人士表示,馬斐森所管轄的學院,每年財政金額頗大,有豐富行政經驗,是獲選的主要因素。不過坊間傳聞,馬斐森本來並非必然首選,只是年薪估計約400萬元的港大校長一職,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燙手山芋;一名有份面試的美國華人學者便曾表明,本港政治氣候嚴峻,動輒會被問責,對出掌港大有所保留。
本港八大校長近日組團訪京,接見他們的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更表明,大學校長應肩負愛港愛國及教書育人的責任。遴選委員會成員之一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鄧日朗指,馬斐森與他們見面時曾被問及有關政治敏感的話題,他的回應令學生代表滿意。據了解,馬斐森當時被問到如何捍衞港大的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等情況,他表明校長應捍衞學術及言論自由。
本報昨日以電郵訪問馬斐森,問他對李源潮講話及港大近年風波的意見。他回應時只表示,對準任命感到榮幸及興奮,若獲委任,他會盡力推展港大至另一高𥧌
梁智鴻:冇政治考慮
校務委員會將於本周五下午舉行會議,屆時會就遴選委員會的委任推薦作最終商討及審核。而馬斐森本人亦會於當天與同學會晤,分享其意見及回應同學提問。
生於英國的馬斐森,是1972年港大校長樂品淳(Dr. Kenneth E. Robinson)卸任後41年以來,首位非華裔校長。本身是港大校友的支聯會主席李卓人估計,港大聘任外國學者任校長,一來可提升在國際地位,二來可盡量免於捲入本地的政治漩渦,他笑言:「至少佢唔會係梁粉。」
身兼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的遴選委員會主席梁智鴻表示,揀選馬斐森是基於其學術成就、管理經驗及對大學的熱誠,否認今次是為免引起政治風波而刻意揀選海外專家,「完全冇任何政治考慮」。
港大候任校長履歷
馬斐森(Peter William Mathieson)
【1959年】
英國出生,現年54歲
【1983年】
於倫敦大學醫學院一級榮譽畢業
【1992年】
取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1995至今】
腎科專家,現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醫學及牙科學院院長
【2003-07年】
英國腎臟研究中心旗下研究資助委員會主席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校友點睇?
李柱銘【資深大律師 / 60年代文學院畢業】
「港大好多年都未搵過外國人做校長,呢點我有啲意外。我本身唔識馬斐森,遴選過程都唔清楚。但係我會有擔憂,因為中央領導人由小學到大學生都想洗腦,希望新校長唔好毀壞港大咁多年嘅清譽。」
郭家麒【立法會議員 / 80年代醫學院畢業】
「香港大學立足中西文化交匯點,加上近年香港大專院校嚴重中國化,如果由一個英國嚟嘅學者做校長,未必係壞事。喺香港做校長好難,好大政治壓力,但係外國人做冇包袱,唔需要思前想後。」
死過翻生的卓韻芝要同倪匡蔡瀾肥佬黎講人生大限?
毌需忌諱,《亂噏24》周一至周五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