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儲局交棒 美國經濟34年最棘手大熱耶倫料迎難而上

財經專題:
儲局交棒 美國經濟34年最棘手
大熱耶倫料迎難而上

【本報訊】美國聯儲局副主席耶倫目前是接替伯南克成為新主席的最熱門人選,市場普遍預期她將蕭規曹隨,延續伯南克戒急用忍的穩步退市策略,直至確認就業市場復蘇為止。不過,儲局新主席除要面對來自儲局內外對該行能否有效刺激增長,以及政策是否合理運用的各種質疑外,尚要應對公眾對儲局公信力的懷疑,以及解決與市場溝通上存在的問題。預期耶倫就算接任,前路亦不易走。

耶倫一旦上任,所面臨的經濟局面,按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是1979年沃爾克(Paul Volcker)在美國通脹率達到雙位數期間就任以來最棘手的。
相比之下,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宣誓就職後兩個月,美股就爆發股災,但當時美國失業率低,同時通脹隨後亦不斷下滑;現任主席伯南克2006年就任時,金融海嘯尚未爆發,他任期第一年早段其實是風平浪靜。而耶倫即將面對的,卻是已與儲局樂觀增長預期脫軌多年的美國經濟。

美國聯儲局副主席耶倫目前是接替伯南克成為儲局新主席的最熱門人選。

買債計劃恐難縮減

專家估計,耶倫上任後首要決定如何運用儲局手上的兩大工具去刺激經濟增長,當中包括壓低按息及其他長債息的資產購買計劃,以及承諾在較長時間內把短期息率維持的遠期指引。
若美國經濟最終如儲局預期般發展,耶倫工作當然易應付。屆時儲局只需縮減買債計劃,讓現時總值3.7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隨債券的到期而收縮;並於2015年年底前,將近零的短期利率上調至2厘就成了。
不過,儲局前經濟師Stephen Oliner指,問題在於儲局的預期可能無法實現,而且出現的可能性很大。若美國經濟表現不佳,耶倫及其他儲局官員就要決定,每年規模達1萬億美元的買債計劃還需要維持多久,以及儲局是否有足夠公信力為2016年之後的短期利率訂立指引。

需加強與市場溝通

與此同時,耶倫需要讓政客和公眾明白,若得不到國會和總統的配合,儲局的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目前在伯南克領導下的儲局,一直盡全力幫助抵消美國財政政策對經濟帶來的拖累,以及政府未來政策不確定性對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的打擊。儲局目前每月850億美元買債計劃就是為此而仍然維持,而耶倫需要設法擺脫這一困局。
另一方面,耶倫得要修補儲局與市場溝通策略上遇到的障礙。雖然伯南克已令儲局較以往變得更加開放和透明,但該行的溝通策略仍未能如預期般成功運作。
管理市場對未來政策的預期是儲局當前這一溝通策略的核心,但近期該行向市場提供清晰指引的工作並沒有做好,近期推遲縮減買債計劃的決定已引發市場震盪。由於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意見不統一加大了儲局對外放風的難度,耶倫或有需要對局內官員施加一些紀律約束。

死過翻生的卓韻芝要同倪匡蔡瀾肥佬黎講人生大限?
毌需忌諱,《亂噏24》周一至周五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