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系生活

森系生活

近年居室設計常被冠以自然風格,但何謂自然﹖日本約於06年開始有班酷愛自然素色打扮的女生
被稱為「森系女孩」,她們的居室即多用天然素材、土色系作主調,慢慢發展至田園風,及至現在的
自然風。這是家居設計,也是生活態度。

記者︰蘇麗珊

攝影︰陳永威、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白主調 木家具 小擺設

開放式廚房的木餐桌放滿青菁自家製的包點,這裏是一家人的中心。

「時間就是應該浪費在生活上,生活美好了,就是最大的幸福!」屋主青菁從台灣人米力這句話得到共鳴。結婚20年、女兒六歲大的青菁說起︰「年少時只懂把金錢花在身上,很多東西都流於表面。當去多了旅行,眼界開闊了,開始對生活有要求,生活有質素後感覺都豐富了。」提升質素並非只是穿好住好,而是懂得品味在家的每一刻。「丈夫影響了我的品味,他聽的音樂、看的書,我以前都沒接觸,現在已互相感染了。」99年她與丈夫搬往觀塘舊樓頂層,自然風設計亦由此起。「當時去日本旅行,當地的小店家品都給人舒服自然的感覺,便買回來粉飾居室。」
500呎的空間,客廳由火爐、書櫃、兩張藤椅組成;開放式廚房亦是用餐區;兩房間隔,女兒房更是玻璃房間,日夜都見美景;還有90呎小花園,種滿香草花卉,聽落都覺舒服。「自然風格最需要甚麼?」青菁想了想︰「由大量小擺設打造感覺,其次是深淺不一的木材元素。」她丈夫搶過來說:「日本人以舊居玩這風格,會用深色木加鐵藝元素打造;是新居的話,則白色主調、磚牆、淺木色家具。」他倆的家屬後者。而且一屋的趣味小擺設,如放滿廚房的廚具,從日本買回來的搪瓷鍋,有紅有白;線條簡約的復古味杯子,原來是12元店出品。「廚具大多是去日本、泰國旅行時買的,我們不會特地去找,只要眼睛保持觸覺,隨緣便買到喜歡的。」

90呎的小花園,種滿香草花卉。

開放式廚房亦是用餐區,放滿特色廚具。

白色主調的主人房,簡潔中見細節趣味。

電火爐的框架是青菁丈夫製作。

用完的果醬瓶改成調味瓶,充滿田園色彩。

女兒房以玻璃間隔,配合花花咕𠱸,帶點田園色彩。

Rachel跟家人到郊外露營,並以圖畫記錄下來。

Rachel在家與媽媽下廚,自己拿刀切食材。

紅色白色的搪瓷鍋及隔水器從日本購入。

「我家客廳沒有電視的!」

青菁婚後喜歡下廚兼粉飾居室,丈夫則愛上木工製作。「很多家具都由先生做及改裝,好像火爐邊的木框,是他以裝修用的木橋板製作。因這裏樓底較矮,他特意把兩張藤椅腳鋸短,並重新髹上淺藍色,令視覺上空間感大增。」小記到訪前,青菁更把窗前位置改成小書櫃,兩夫婦坐在藤椅看書,日光從窗外滲入,寫意極了。但為何客廳沒有電視?「很多人的家庭中心會放在客廳電視,但我覺得一個家庭的中心是廚房,我們會在這裏開心食飯,是很重要的地方。」兩夫婦的生活態度亦影響女兒Rachel的成長,她曾就讀主張「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幼稚園,落田種菜、縫紉製作、下廚用刀等她都視作等閒;現在的小學也是同一理念,沒有書本考試,寓學習於遊戲。「她在家會跟我一起下廚,最初用生果刀,慢慢給她用切肉刀都沒問題。」平時還會跟媽媽一起在花園種香草,不怕熱不怕髒,因而也一臉陽光氣息。「你與媽媽製作過甚麼?」小女孩爽快回答︰「包餃子、整蛋糕都試過!」Rachel也會自己動手拿針線縫製公仔,她做了一個絨布小蕉,有時會當它是電話有時是青瓜,並跟媽媽說她創作出來的故事。「沒有電視的好處是你不會被它支配眼睛、耳朵。」媽媽補充。因Rachel就讀幼稚園時,就已主張小朋友別太早接觸電子產品,她從小就在同學面前引以為傲說︰「我家客廳沒電視的!」採訪當日,Rachel放學回家,不如一般孩子即開電視,而是與爸媽坐在餐桌說起學校發生的趣事,一家三口吃着自製的包點,笑笑說說,這才是最佳的親子時間。

niko and…藤袋配紗布很有和風感覺。

青菁把米力的格言貼於Postcard上,時常提醒自己。

丈夫常看木工DIY書籍;青菁則愛看田園及簡約的設計書。

森系、田園與自然

森系、田園風與自然風有無分別?青菁:「三種都貼近,都是不造作、多植物和擺設,我不會刻意劃分,只要喜歡又覺得襯便可。」植物元素之外,森系則四處放動物擺設;田園風則大玩花花植物圖案:「我喜歡較簡潔的,可能這就是分野。」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