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 Duck在台灣高雄展出。颱風走了,四十多萬群眾已湊熱鬧開心過,網民意猶未盡,為黃鴨「變身」,如鋼鐵鴨、骷髏鴨、小馬鴨(馬英九頭像黃鴨,外面意氣風發,實際只是充滿空氣的橡皮玩偶)……還有薑母鴨。
其實台灣人愛鴨,更愛吃鴨。特色小吃很多,當中必有鴨食。薑母鴨在夜市或食店常見。鴨肉剁了大塊,熱鍋以麻油爆香老薑,加入鴨肉塊拌炒至八分熟,再加入米酒、藥材(當歸、熟地、白芍、川芎、肉桂、丁香、枸杞、甘草……)、清水一同燉煮。調味後,再放入金針菇、椰菜、凍豆腐、豬血糕等,吃時沾醬油膏混醬,又香又暖,必得用薑母──狠辣的老薑才有功力驅風活絡。
紅燒當歸鴨麵線以藥材香料為主,加入鴨血更具口感,這藥膳湯頭清香甘美,像麻油雞、藥燉排骨、枸杞土虱……都是「溫補」,冬天手足冰冷,吃多了,再冷也不會瑟縮一團。酷暑吃就太過了,流鼻血也有可能。
此外有鹽水鴨、鴨肉羹。西門町一家「鴨肉扁」,只在六十年前擺攤時賣過鴨肉,後來應顧客要求改賣鵝肉(好吃些也貴些),但招牌一直沿用,真夠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