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國會就預算案撥款繼續爭持不下,參議院只剩數小時討論眾議院的最新撥款建議,若最終仍未有共識,將增加政府周二可能要停止運作的風險,令市場擔心美股將成「代罪羔羊」。市場預期在政府斷糧威脅下,大市本周或趨波動,但亦有投資者相信事件不會引起太大風波,甚至視之為趁低吸納的機會。參議院上周五通過不設附帶條件的臨時撥款議案,讓政府在11月15日前維持運作,但由共和黨佔大多數的眾議院,周日提出修訂議案,讓政府維持運作至12月15日,但附帶條件是要奧巴馬醫療改革推遲一年實施,以及取消部份醫療設備稅。
就業報告或取消公佈
由於參議院直至周一下午都沒有安排會議,即到參議院討論新建議時,距離10月1日新財政年度開始只剩數小時。參議院多數派領袖里德(Harry Reid)指責共和黨的議案是沒有意思的,表明將反對延遲醫療改革的部份。白宮方面亦表示,即使參議院通過新議案,一手推動醫療改革的奧巴馬亦會否決。
若議案最終未能通過,美國政府將會在10月1日停止運作,為自1995年以來再度關閉。勞工部表示,若政府在周二關閉非必要部門運作,將取消原定於周五公佈的9月就業報告。
雖然國會撥款爭拗困擾市場,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表示,投資者已經見過這樣的情況。事實上,對沖標普500指數下跌的標普500認沽期權,價格跌至金融海嘯以來低位。J.P.Morgan Funds環球市場策略師Andres Garcia-Amaya更表示,過去數年,每當出現類似情況,便是入市的機會。
如果美國政府能避免停止運作,市場將關注本周公佈的9月ADP職位變動、Challenger裁員人數、非農業新增職位及失業率。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