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知後覺】
當局正就玩具及兒童護理用品的塑化劑含量展開諮詢,也是建議參考歐盟標準的0.1%上限,但團體批評諮詢進度慢,而且規管範圍狹窄,雨衣、文具等兒童用品仍冇王管。
廠家少主動檢驗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就規管玩具及兒童護理用品的塑化劑含量展開諮詢,建議參考歐盟等標準,供48個月以下兒童入睡、進食或吸啜的產品如奶嘴,不可含超過0.1%的塑化劑DEHP、DBP及BBP;若產品有機會被48個月以下兒童放進口中,則不可含有總重量超過0.1%的塑化劑DINP、DIDP和DNOP。
該局回應,有關修訂草案已於7月提交立法會,望盡快恢復二讀,但承認條例沒規管雨衣。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指,諮詢期間已向政府反映應擴闊監管範圍,「雨褸、文具呢啲反而小朋友接觸得更加多,風險更大」。
有本港業界指,因目前沒有標準,故甚少廠家會主動檢驗雨衣塑化劑,「尤其平價雨褸利潤唔高,好難再花錢去做額外嘅嘢,除非政府有標準啦」。
《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