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不足】
基層努力工作,回報卻不一定足夠養家。2012年本港有多達15.7萬個在職貧窮戶,大多是要供養兒童的三至四人家庭,只靠一份人工撐起成頭家,牽涉多達53.7萬人。這類家庭的就業不足率、兼職及失業的比例皆高於全港平均水平,住戶入息中位數僅10,000元。
團體促提供補貼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明,在職貧窮戶是首要幫助的組群,「我大膽講句,目前最有需要嘅唔係綜援戶,而係非綜援嘅在職貧窮戶,特別在學兒童同青年人,呢啲家庭有較高嘅貧窮風險」。她也承認,單靠最低工資不能保證脫貧。
樂施會和社聯先後促政府向供養兒童的在職貧窮家庭提供補貼,前者建議向每名兒童每月發放400至800元不等,估計有18萬名兒童受惠;後者則倡議入息中位數一成作現金津貼,令三成在職貧窮戶脫貧。扶委會委員余志穩表示,政府有決心協助在職貧窮家庭,期望低收入補貼可在明年施政報告拍板。
綜援戶方面,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仍有10.2萬人活在貧窮線下。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數據反映綜援水平不足以應付基本生活需要,促政府盡快檢討。
少數族裔被忽視
長者和兒童貧窮也嚴重,前者近30萬人活在貧窮線下,平均每3名長者就有一人捱窮;後者則每5名兒童一人貧窮。受政府委託研究退休保障的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社會目前未能充份掌握長者貧窮的複雜成因,難有對策,待他明年初完成研究後,相信政府會有回應。他補充,政府需評估綜援及長生津等政策是否足夠,否則便要考慮全民退保。
另外,政府以少數族裔人口比例少,難以抽取足夠樣本為由,拒獨立研究少數族裔組群。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對此感失望,憂慮政府此舉令少數族裔進一步被邊緣化。
《蘋果》記者
下星期,死過翻生的卓韻芝要同倪匡蔡瀾肥佬黎講人生大限?
毌需忌諱,《亂噏24》周一至周五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