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易小玲手中新簇簇的特區護照,印着2010年8月21日菲律賓入境處的印鑑,這一個烙印,似是宣告她交上噩運的序幕。
為了求醫,不敢再搭飛機的易小玲鼓起勇氣踏上旅途,戰戰兢兢一邊祈禱一邊飛到韓國。易小玲坐在首爾南山,眼泛淚光感慨地說:「今日(本周四)係我三年嚟最開心既一日,呢幾年真係好折磨同痛苦。」
在入閘前,易小玲不斷問入境處職員會否以為她與護照上的相中人不符、會否很尷尬,甚至認為自己無膽量登機。不過,想到韓國求醫是一個希望,她還是勇敢地走向閘口,飛機起飛前一刻,她不斷祈禱,求神給她平安。
緊盯整容海報
同行的韓國整容醫院、麗珍集團香港代表馮慧詩坦言,這次邀請易小玲到韓國,希望她能夠開心一點。馮慧詩帶小玲到超級市場、商場和首爾的景點南山散心,易小玲亦終於笑了起來,坐在南山感慨說是這幾年來最開心的一天,踏出怕搭飛機的心理障礙後,希望將來還可以到台灣、不同地方遊歷,早日衝破菲律賓人質事件陰霾。
曾經貪靚的易小玲,當經過化妝品專櫃時,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買了粉底和眉筆,翌日一早起床立即替自已妝扮一下,「口罩對上的位置我都想化吓,但希望第日可以唔洗戴口罩出街」。每當途經醫院、商場時,她更會緊盯着牆上的整容海報。
旅程中吃飯時間最令易小玲頭痛。她害怕別人見到她嘴巴幾乎沒有牙齒和進食困難,每一口飯都是一隻手拿着紙巾、掩着嘴,另一隻手將飯送入嘴裏,當身邊的人在吃韓燒時,她只能吃清淡的粥和菜,並且用淡味的湯送飯。
幾天的旅程,易小玲心事重重,一方面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把握;另一方面,還有她的兒子。每晚她回到酒店,都不忘用手機WhatsApp與胞姊聯絡,提醒家人替她的兒子交明年小一入學的表格。回港途中,她又緊張地反覆問記者,「我應該搵保安局定高永文?定醫管局?佢地仲會唔會幫我?」
易小玲手術歷程
日期(手術過程)
2010年9月(接受游離皮瓣手術,取小腿腓骨、大腿皮肉及血管等移植至下顎,惟血管不通。)
2010年10月(接受放入鋼板手術,以支撐下顎,惟不成功。)
2012年4月(因下顎移植的骨,生長不理想,將盤骨來取替腓骨。)
2012年5月(手術後嘴部呈O形,需接受開嘴手術。)
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接受多次不同手術,包括牙床位鑲鋼板,為植牙作準備。)
2013年4月10日(再取出部份盤骨,移植往下顎作植牙之用。)
2013年5月31日(因右下顎劇痛,經X-光檢查後發現下顎骨骨枯和發炎,骨頭在口腔內穿出,需手術取出。)
2013年8月16日(下顎持續疼痛,再做手術取回移植的餘骨,整個下顎只餘1/3的骨,咀嚼能力僅20%。)
資料來源:易小玲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