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勢將挑戰香港作為亞洲區內人民幣中心地位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於今日正式掛牌成立。於掛牌前夕,工行(1398)正式獲得中銀監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行,搶先成為首間獲准將區內支行升格為分行的商業銀行。
記者:周燕芬
新華社引述工行上海分行行長沈立強表示,上海自貿區為商業銀行創新轉型,提供難得歷史機遇,有巨大市場發展空間;該行將為客戶提供更全方位的現代綜合金融服務。不過,由於日前只是公佈了區內政策的具體框架,到底在當地設立了分行後可提供甚麼服務,暫時仍未太清楚。
引入更便宜金融服務
對於有人指自貿區將是中國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復星國際(656)首席執行官梁信軍指,現時內地實施的外匯管制限制了資本輸出,妨礙企業「走出去」;海外金融資源非常便宜,貸款利率有的只是內地的一半,自貿區成後可以利用這平台引入較低廉的金融資本服務中國實體經濟。
中國金融40人論壇的報告則認為,目前國際新一輪自由貿易協定正在制訂中,包括中國仍未有參與的新服務貿易協定、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及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然而,中國目前已簽署的多項自由貿易協定的標準較低,與國際新規則、新標準相距較大,故此中國有必要加快推進自由貿易。
有關自貿區與香港的比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自貿區內人民幣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管制均應開放,應該可說是與香港市場一樣。
吸引內企用人幣投資
不對利率設置嚴格管制,資金價格應根據供求關係,由金融機構自由定價。他相信,自貿區實現利率市場化之後,人民幣資金會形成自己的價格體系,與目前資金價格非常低廉的香港不同,也會與境內其他地區不同。
連平亦認為,區內會有更多中資企業為規避匯率風險使用人民幣,加上將來自貿區設立的企業只要備案就可以對外投資,將吸引大量中資企業用人民幣進行境外投資的動力。
至於自貿區可就利率市場化作先行,有金融業人士表示關注,因如果僅在自貿區內開放存款利率,可能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向自貿區進行「制度套利」,導致資金空轉。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志強則預期,相關的人民幣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外匯交易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及股權交易市場均會有全面發展,故預期上海未來很可能成為人民幣回流最大的目的地和集散地。
下星期,死過翻生的卓韻芝要同倪匡蔡瀾肥佬黎講人生大限?
毌需忌諱,《亂噏24》周一至周五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