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與兩電談判,曹志華指兩電雖然有壓力,但最終仍佔上風。因環境局欠缺電力專家,官員對電廠的運作認識遠不及兩電,故兩電不難藉資產膨脹取得更大利益,「樣樣買最貴最靚就得,啲官都唔識分」。他建議港府聘請外國專家組成小組協助談判。
無法評估實際需要
曹志華說,兩電擁有大批能源工程專才,環境局專家有限,要外聘請顧問公司協助。
兩電提交的資料數據,環境局難以證明準確度,特別是採購方面,兩電選購最先進機組,但價錢特別貴,值得商榷,實際是否必要,環境局難以準確判斷。輸電網的技術更複雜,涉及資產值也龐大,環境局監管更難。
新加坡正檢討能源政策,官方邀請各國電力專家參與專家小組,督導檢討工作,曹志華也獲邀加入,「佢哋喺網上搵到我嘅資料同履歷,就嚟聯絡我」,新加坡官方說小組成員非受薪,是無津貼義工,新加坡僅提供機票、食宿,故不會有利益衝突。
作為港燈前高層,他說自己當年在港燈是以僱員身份,向公司提供專業意見,現在以工程師和學者身份發表意見,對電力公司不護航,也不刻意醜化,港燈沒有向他施壓。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