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對論】
大學生「小學生化」,直升機家長、怪獸家長大舉入侵大學,科大明日首辦「家長日」,有逾千名家長簽回條表明出席。港大、嶺大和教院等院校也有類似活動,從事中、大學生輔導工作的理大學生輔導主任崔日雄指,外國院校也有家長日,不足為奇,有助家長了解子女的大學生活;科大學生會會長石毅俊則認為,「家長日」之名易與中小學的家長日混淆,令外界有誤解,認為應改成開放日,由學生決定是否邀家長參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父母不知先後,子女豈能近道?
記者:白 琳 倪清江
記:《蘋果》記者
石:科大學生會會長石毅俊
科大入口迴旋處有一個大型地標,是一個紅色日規,科大人俗稱其為「火雞」。校方舉行家長日消息曝光,被譏將「小學雞」文化引入大學。明日的活動主要是參觀實驗室和宿舍,各學院將講解課程和教學方法。石毅俊表示,學生會曾質疑校方舉行家長日的必要性,並認為家長日之名令人以為是派成績表、見老師。
記: 科大明日首次舉行家長日,不少學生不表贊同,網民又譏諷大學中學化,你認為是否校方失誤?
石: 名稱上有誤導,因為家長日普遍係指中學家長日派成績表。港大都有類似活動,但係叫家長資訊日,令公眾知道同中學嗰種家長日唔同,科大就冇考慮呢方面,變咗公眾以為係咪大學生拎成績表,家長同教授傾偈。
記: 家長日邀請信附有家長回條,要家長答覆會否出席,是否另一個錯?
石: 學生會邀請嘉賓參加活動,都會發出邀請卡畀佢哋,等佢哋回覆會否出席。我屋企都收到家長日邀請卡,但要家長簽回條,令人覺得好中小學。我覺得校方成個處理手法都係好中學諗法:舉行家長日,跟住我畀回條家長簽。
記: 學生會一早知悉校方舉行家長日,有否提出反對?
石: 早前與校方傾過家長日存在意義,科大校園開放畀大眾,連圖書館都可以入,學生都可自己帶家長入嚟參觀,所以質疑係咪有需要搞家長日。校方話收到一啲家長寄信、電郵嚟查詢子女情況,主要係學術方面,既然需求同供應同時存在,不如都舉辦一次家長日。
記: 科大最終沒有取消家長日,可以如何作出補救?
石: 首先一定要改名,減少誤導性。聽日嘅活動同畀中學生嘅資訊日差唔多,都有展板同導賞團,帶家長參觀吓校園設施、實驗室、宿舍環境,介紹學生畢業出路等等。如果性質同入學資訊日差不多,可以改成開放日,開放畀公眾,唔係只針對家長,各界人士都可以參加,因為有其他人都會想嚟科大。
家長入到嚟,校方應同佢哋講係時候放手,好似話如果你哋發現仔女成個禮拜或成個月冇返屋企係正常,因為大學(生活)係好獨立,好多活動同學習,如果咁講嘅話,出嚟效果就好唔同。如果係勸家長放手,(學生)反而鼓勵大學咁做。
記: 有否聽過科大有怪獸家長?情況是否普遍?
石: 從校方方面聽到,學生考得唔多好,有家長寄信畀教授查詢原因或者要求加分,不過只係小部份。有啲家長好緊張仔女,為仔女抱不平,覺得成績咁樣會唔會係教授問題,但有啲係過咗位,學生係可以自己處理到成績、個人發展,要負最大責任。
有見到新學年家長幫手搬入宿舍,係多嘅,最主要原因係多嘢,所以我覺得合理。如果每日爸爸媽媽都跟住佢,就好有問題。
記: 你認為為何現今家長會如此緊張子女讀大學?
石: 係精英文化帶出結果,𠵱家有講怕「輸在起跑線」,家長都知道要不斷培養子女,由3歲開始學英語拼音、小學要考到八級鋼琴,好好裝備自己,等我哋一出社會就係精英。所以父母會幫我哋鋪排,但會令青少年少咗嘗試機會,等到大學先至學獨立,家長應該放手。
記: 多間大學都舉行家長日或類近活動,有否擔心影響外界對大學生印象?
石: 從自由角度睇,學生有自由,家長都有自由了解子女,呢個無衝突。不過另一角度睇,院校搞家長日係咪會令人覺得大學生冇自理能力,呢個係我哋關注。
青少年慣咗做「低頭族」,少同屋企人溝通,令到家長可能透過呢個渠道,去了解仔女。但家長會否將照顧中學生、小學生文化帶到大學,係潛在令人擔心嘅問題。
記:你父母明日會否出席家長日?
石: 佢哋唔會出席。舊年我都有帶爸爸媽媽入嚟睇吓宿舍,同佢哋講吓上堂情況,但冇帶去見教授。佢哋睇完話幾好呀、幾特別。我覺得向父母交代,係作為成年人責任。自己帶家長入嚟,唔可以當係小學雞文化。
mailto:[email protected]
下星期,死過翻生的卓韻芝要同倪匡蔡瀾肥佬黎講人生大限?
毌需忌諱,《亂噏24》周一至周五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