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細則被迫斬件出台

自貿區細則被迫斬件出台

【本報訊】無限憧憬的自貿區總體方案,昨率先公佈,此為中國新領導層為適應世界經濟格局變化,推動內地改革向「深水區」邁進的一項重大措施。

中共內部遇強烈阻力

不過,政治上因試驗範圍涉及體制改革並觸及既得利益,外圍環境則考慮國際熱錢竄動,開放管道太大隨時觸礁「孭鑊」,故方案從醞釀到出台,在中共內部遇強烈阻力,至最後關頭傳聞總理李克強,要發怒「拍枱」才獲通過,但實施細則為趕及國慶前夕亮相,部份要「斬件」或縮水。
北京消息指,自貿區引發的爭論,與當年中央開放深圳搞經濟特區如出一轍,表面反對理由是保障國民利益,實則是體制改革導致相關部門將大權旁落,利益不保。
據悉,今年5月自貿區方案,上報全國人大後便爭議不停,有關實施細則遲遲不能出台,至8月中央在北戴河「拍板」,李克強會上力挺,國家主席習近平支持,爭論才算平息。

暫不徹底開放互聯網

惟因反對聲音強烈,部份措施要斬件或縮水,包括金融開放尤以對外資參與細則要再行研究,或至年底才推出;互聯網徹底開放亦暫無可能。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則認為,中央對金融風險非常着緊,純粹基於開放市場引發國際資金流竄的考慮,「足以令當局每行一步都好審慎」。
李克強力推自貿區方案,分析指有兩大背景,一是內地改革開放30多年後經濟上了台階,但改革動力基本耗盡,體制原因嚴重阻礙進一步發展;二是美國等其他世界經濟體正全力推進貿易自由化,中國被美國拒諸門外,惟有透過滬自貿區平台,冀加入俱樂部成為談判夥伴。
然而,自貿區的方案,卻在自己體制內遭到反彈,其中最大的阻力是來自金融監管機構。
據消息指出,包括人行及中銀監等,擔心利率、匯率開放及資金跨境流通,會為在岸市場帶來巨大風險,而工商、稅務甚至海關、邊防檢查等部門,也對自貿區好處存疑,認為會衝擊國內企業、超越國民待遇及造成不公平等。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