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童畫.童話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童畫.童話 - 蘇菲

有一次,女兒的幼稚園舉行家長聚會,一位同學的爸爸神情凝重地向校長請教他家的育兒難題。爸爸說,4歲的兒子不容許父母擦他的圖畫,每每大哭大叫以示抗議,父子關係因而不太理想。爸爸問校長如何處理兒子這個情緒問題。
校長聽了,皺一皺眉,然後反問:「為甚麼要擦掉兒子的畫?」爸爸解釋,那是因為他畫得太難看了;擦掉,是希望他再畫好一點。校長笑笑,再反問:「真的很難看嗎?」
接下來,校長說,圖畫其實是小朋友的語言。當他們未能好好運用文字、組織說話,甚至連話也未講得好的時候,他們就靠圖畫來表達所思所想。他們的畫雜亂無章,那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本來如此。難看與否,也只是大人標準而已。校長最後告訴這位爸爸,只要不再擦兒子的畫,問題就能解決。

圖畫表達最率真情感

校長這番話,我印象猶深。童畫代表童話,大概心理學家和教育學者會最清楚。心理學家為小朋友做輔導時,就常請他們先行畫畫。這因為文字和說話可以模糊、可以堆砌和掩飾,但圖畫較能直觀內心,甚至隱約透露了潛意識,因此圖畫的「可讀性」,不容小覷。
早幾天,台灣苗栗縣的法庭,就憑12歲女童畫的一幅「屋樹人」圖畫,判繼父猥褻罪成。原來「屋樹人測驗」是著名的心理測驗,能透過觀察一個人怎樣畫屋、樹、人、和三者的關係,來理解他的心理狀態。
當然,我們都不是心理學家,「閱」畫能力有限,但我們都可以給小朋友的圖畫多一分尊重。無論他們的畫是鬼畫符或支離破碎,是太陽月亮同時高掛,或怪獸吃了媽媽,隨他吧。說不定,孩子因不忿被媽媽罵,畫一幅怪獸把媽媽吃掉的畫之後,消氣了,竟忽然覺得媽媽被怪獸吃掉,也太可憐了呢!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

下星期,死過翻生的卓韻芝要同倪匡蔡瀾肥佬黎講人生大限?
毌需忌諱,《亂噏24》周一至周五預埋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