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地區扶貧超失敗 貧民區窮人 搵工被壓價

政府地區扶貧超失敗 
貧民區窮人 搵工被壓價

【貧窮線下】
【本報訊】如果要列舉全港貧窮地區,元朗、觀塘和深水埗肯定入圍,失業或綜援人數是全港最多;住戶入息中位數則最低。前任特首董建華成立的首個扶貧委員會,曾以地區扶貧為重任,最後爛尾收場;今屆扶委會也欠相關措施。兩屆委員何喜華批評,政府多年來漠視地區經濟規劃,官員「完全冇扶貧概念」。
記者:王家文 袁樂婷

天水圍居民芬姐盼政府增加區內就業機會,改善生活,讓更多基層市民脫貧。何家達攝

本周六舉行的扶貧高𥧌會,將匯報各區貧窮情況。據悉,扶委會主席林鄭月娥曾向委員承認,推動地區扶貧工作極之困難。上屆扶委會設立了一套24個的貧窮指標,其中6個以地區為本,監察貧窮情況,並以元朗、觀塘和深水埗三區作扶貧試點,推行多項措施,如設立就業中心、加強再培訓服務等,初期有成效,但未能持續。

只有商場 工種不多

政府資料顯示,去年元朗、觀塘和深水埗的住戶入息中位數分別為1.9萬元、1.61萬元和1.7萬元,過去5年都低於全港家庭月入中位數;申領綜援宗數依次為4.5萬、6萬和3.5萬。社聯數據也反映,去年三區的貧窮率均超過21%,屬全港最高,分別有12.1萬、13.1萬和7.8萬市民活於貧窮線下。
「好多朋友都被壓價,因為(僱主)知道呢區好多人搵工。」天水圍居民芬姐仍記得早年區內搵工的苦況,她指區內只得商場,規劃死板,工種不多。她兩年前完成家務助理再培訓課程,由於區內需求少,經常要到九龍塘、佐敦工作,月入3,000多元,交通費已佔一成。她現轉職在屯門派報紙,並在社區中心當兼職,不用捱貴車費。她盼政府增建街市、社區大樓等設施,提供就業機會。
兩屆扶委會委員的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批評,政府沒具體措施針對地區貧窮,「冇諗過地區經濟規劃」。現屆扶委會更重蹈上屆缺陷,「冇機會討論經濟政策」,且部門各自為政,「官員完全冇扶貧概念」。如發展旅遊業,仍側重尖沙嘴等傳統旅遊區,忽略其他地區,而每當涉及地區用地、經濟規劃,地區官員更沒能力參與。
他指,現時扶委會正討論在需求大、服務短缺的地區增設託兒中心,協助婦女就業,「想增加都難,邊度搵地方呢?社署又要呢度問吓,嗰度問吓」。他認為貧窮線訂立後,政府應全面分析重災區貧窮人口、經濟特色,「地區有乜嘢機遇發展,政府要有配套,先可解決地區貧窮問題」。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