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相信中央會放手讓香港實現一場自主、公平、有競爭的普選的朋友,看看薄熙來審判的過程,便會知道甚麼是共產黨的「操控的選擇」。
薄熙來的案件早就政治定性,但還是要走走司法過場,以審判的名義把他定罪。
特首的人選始終是中央決定,但還是要走走民主過場,以選舉的名義抬特首上轎。
共產黨本來可以秘密審訊,就像對付陳希同陳良宇,審完才公開,讓你看看犯人涕淚漣下、求黨寬恕的場面;但時代不同了,民意對薄案高度關注,共產黨也就「公開審訊」。
同樣,特首選舉一直都是欽點再由小圈子背書確認,但時代不同,民主訴求不可壓抑,共產黨也就順應民情,來一個2017的「真普選」,聲稱真正由市民選出特首。
但真相是,薄案的「公開審判」其實是預先綵排、精心設計,無論薄熙來如何翻供,也不會無罪釋放,只是量刑有所不同。而所謂「公開」,也就是微博直播一些官方同意出街的庭審資訊,其他較敏感,例如指「休假式治療」是上意指使的說法,便「先播後刪」河蟹掉了。
同樣,選舉號稱公平,但還不是預先綵排用筲箕篩選過濾,名副其實屙尿隔過渣;安全系數要保證即使候選人翻供不聽話,也不可能當選特首。因此「公民提名」可以休矣,怎可能把薄案的庭審實時全國直播?
而對翻供的薄熙來施以「無期徒刑」作懲罰,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公開審判」;共產黨強大的操控能力,又會給我們怎麼樣的「公平普選」?如果連共產黨系統內的紅二代薄熙來也有所謂「犯上」之心,共產黨又怎會相信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