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一輯概覽內的雜費資料增至6項,原因是審計署今年4月發表報告,炮轟教育局對接受公帑資助的學券制幼稚園監管不足。但教育局仍然官僚,凡非由校方代辦的雜費不用列明收費,令家長無法參考。
教育局的「老虎牙」只限於學券制幼稚園,大部份非學券制的私立獨立幼稚園,即使是非牟利學校,都沒有披露6項雜費資料。至於披露收費資料的學券制幼稚園,在部份項目標示「沒有直接代辦」(Not directly involved)代替披露金額。
家長無法評估所需開支
教育局發言人解釋,若校方沒有直接參與銷售過程,即不會向家長收費,因此沒有相關收費資料可以提供,家長無參考價目評估所需開支。幼稚園協會主席廖鳳香表示,學校一般委託代辦公司提供貨品,由學校代為收費;而茶點費則通常由學校提供,會向家長查詢是否參加,她認為可作改善。
另外,學券制學費設有上限,不少學校已到頂,教育局「教」學校將非與教學相關費用,撥出學費之外另行收取,如茶點和校服費用,以騰出「空間」加學費。本學年半日和全日制學費上限分別26,260元及52,520元,學券金額為17,510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