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間要求政府優先開發棕地多年,促使當局近日終着手展開研究。房屋署稱正研究元朗橫洲一帶棕地,面積約34公頃,日後擬建1.7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容納5.2萬人口。民間團體認為政府肯踏出開發棕地第一步,間接證明若優先開發棕地,已可解決人口問題,毋須開發郊野公園。
記者:梁德倫
元朗以北橫洲一帶土地,多為回收場及貨櫃場等俗稱「棕地」的農地或工業用地,毗鄰朗屏邨及元朗工業邨,現時規劃的主要用途是露天儲物及綠化地帶。房署發言人表示,初步構思擬建1.7萬公營房屋單位,容納逾5萬人口。
鑽石山居民登報批政府
房署又稱會展開連串研究,包括各項技術及環境影響評估、地區整體規劃及發展密度等,同時會與相關政策局和政府部門就社區各項設施建設磋商;完成初步評估後,會就發展可行性擬定合適時間表,並再諮詢元朗區議會及地區人士。
早已提倡優先開發棕地的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政府此構思屬首次買回私人擁有的棕地發展公營房屋,避免官商勾結輸送利益之嫌,只屬當局「多管齊下」覓地建屋方法之一,並非採取優先發展對民間影響最小的棕地開發,他指:「佢𠵱家34公頃範圍已經可以住5萬人,全港咁多棕地都優先開發嘅話,就唔使搞我哋郊野公園啦。」
一批鑽石山居民則在報章刊登半版廣告聲明,批評政府「盲搶地」,在大磡村的發展計劃中建屋高度及密度過高,要求政府調低發展密度。
居民在聲明中稱,大磡村地皮面積雖大,但地皮的兩端另有用途,包括興建孔廟及重置「大磡村三寶」,高密度房屋集中在地皮中央影響空氣質素,批評政府解決住屋問題不應操之過急,覓地建屋時應盡量減少對附近居民的負面影響。他們又要求政府降低擬建樓宇高度至30層、輕微降低地積比、減少樓宇座數,並呼籲當局減少在各區「盲搶地」,不要掠奪港人的生活空間。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