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品牌「大排檔」的金百加集團主席黃家和,出身於餐飲世家,上環海安咖啡室和已結業的九龍冰室,都是由有「咖啡大王」之稱的父親黃橋創辦。小時候視咖啡豆為玩具的他,長大後更愛飲紅酒,10多年前便戀上法國,一年至少兩次飛往當地自駕遊酒莊,今年5月更花逾千萬元,在法國西南部貝爾熱拉克(Bergerac)買了一間有300年歷史、面積達9公頃的酒莊。他計劃花三年時間將之轉為有機葡萄園,更約定廠商會的朋友,明年9月包機組團享受第一輪由他重新調校的美酒收成。
記者:冉藹莉
攝影:黃偉傑
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月中剛從法國返港的黃家和,自今年5月在法國西南部貝爾熱拉克(Bergerac)區內一個小鎮聖富瓦和蓬沙普(Port-Sainte-Foy-et-Ponchapt),距離波爾多一個小時車程,買了一間9公頃(約97萬平方呎)的酒莊Château Le Cléret,據法國土地管理與鄉村建設組織SAFER數據顯示,單是去年波爾多37宗的轉讓酒莊個案當中,就有23宗為內地買家。澳博控股(880)營運總裁吳志誠、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總裁張金山、同星董事總經理郭炎,都在法國擁有酒莊。
去年8月黃家和與貿發局往山東煙台參觀當地的酒莊後,便開始萌生買酒莊的念頭,一開始時只是在網絡搜尋器上,尋找法國的葡萄酒莊中介公司,「我在搜尋器上,打上French vineyard for sale字眼,便得出好多網址,再揀四至五間中介公司,當中有好多盤,我便逐間去看,好似買樓一樣」。他會先在中介公司的網頁上,尋找較被港人接受的波爾多及附近地區為根據地、較細的酒莊,和合乎他的投資額,「我有自己的標準,第一要產酒區好;第二,我不要太大的酒莊,有些酒莊40至50公頃,比兩個維園還要大,9公頃對我沒有太大投資壓力,又容易管理;第三,要有一間靚屋」。
重新規劃 種植有機葡萄
最後他花了兩個月,由去年10月專程飛往法國與中介公司,從10多間酒莊中揀選到心水酒莊,「我總共去了兩三次,到2月才決定買這間酒莊,4月就簽合同交收酒莊」。
選擇Château Le Cléret,一半原因是為了逾300年歷史的古屋,作平日歐遊時的度假屋,「這是整個山頭最美的一間屋,莊園佈局好有規劃,還有一大片教堂遺蹟連接着這間古屋」。逾萬呎的主樓,廚房內的瓷磚、燒木柴的灶頭、麻石做的水槽,也有達300年歷史,連幫他裝修的承辦商也說今日找不到,「所有遺蹟都不會拆,但地台會拆,水渠、門窗全都會換」。
他的酒莊鄰近波爾多,當地民風相對和諧,相比澳博控股營運總裁吳志誠去年中曾在法國勃艮第(Burgundy)因購買Château de Gevrey-Chambertin酒莊而惹起當地右翼組織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批評,黃家和便說:「如果在勃艮第買的話會麻煩點,當地人比較保守,過往多是一代傳一代;如果在波爾多就比較好,因為近五、六年來有很多內地人來買酒莊,當地的律師和專業人事都對慣東方人。」
Château Le Cléret前莊主是一對美國夫婦,持有酒莊僅15年,每年都有一半時間在法國,「Matfon曾經在摩根士丹利當副主席,但他們現在至少已85歲,開始不便飛來飛去,所以便將酒莊轉讓給我,聽他們說,這個酒莊300年前是由法國皇族擁有的」。自從4月黃家和跟他們接過酒莊後,他短短一星期,便請來釀酒師幫助他申請加入為有機葡萄園。
他早在15年前,在上水唐公嶺長瀝村已擁有佔地逾50萬平方呎的有機農莊「慈康農圃」,但礙於東北發展,發展商收地,令他把農場結業。今次他捲土重來,決心花三年時間將酒莊轉成有機葡萄園,今年更往有名的Château Latour和Château Pontet-Canet參觀莊內的有機種植。除了現時第一步不在土壤上施加任何農藥外,他又計劃花數千元歐元,增添兩匹馬取代拖拉機,「落化學肥料就好像謀殺泥土的生存價值,所以要救土壤,要用一些天然的方法,而且拖拉機會壓死泥土,改用馬的話,可以掘鬆泥土兼冇汽油,不會污染環境」。
黃家和視有機種植為興趣多過生意,緣於在北美生活過13年,由大學時期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讀心理學系及藝術學系,後來往加拿大開自己的影樓。問他為甚麼沒有考慮在美國買酒莊?他說:「我也有考慮過在加州買,但以紅酒來說,法國在全世界仍是最出名,而且法國又是自己最鍾意的地方。」
10多年前,他已常在法國租車自駕遊酒莊,一年至少去兩次,去年12月他便向租車公司Europcar,一天花50至60元歐元租架Alfa Romeo,往普羅旺斯Château de Saint-Martin酒莊參加女莊主Adeline de Barry的聖誕派對。這間酒莊最特別之處在於一家管理層全是女性,一直以來更是由母親傳給女兒,「她們家族傳女不傳男,是普羅旺斯第一個酒莊,連上屆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也會用她的酒來請客。」
重調配方 溫柔中帶刁蠻
他最喜歡的,還是來自法國的Chambertin,是法國大革命時拿破崙每次打仗都帶在身邊的紅酒,黃家和更先後在1999年和2000年買了共三箱,「四年前買一支是三、四千元,今天已經升到萬六元。」至於自己酒莊的葡萄酒,他更有獨到的看法。酒莊主要種植兩種葡萄,即帶有梅子果香的Merlot和濃烈胡椒味的Cabernet Franc,釀酒師釀酒時將兩種葡萄比例各佔一半,但他一接手便要調校出自己的口味,滿懷憧憬地說:「我嫌Cabernet Franc太過『刁蠻』,像個難服侍的女人,所以我添加多點Merlot改變配方,令隻酒有時可以很『溫柔』中帶『刁蠻』。」聽其口脗,他品味紅酒與紅顏,似乎都有自己一套。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