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兔登陸廣東至少25人死亡。
天兔登陸台灣屏東農作物損失2000萬港元。
天兔登陸香港…… 港人依依不捨,封窗膠紙表心跡:「天兔唔好走!!」
網民憑歌寄意:「天兔不似預期,但要走,得半day,焗住返工送車尾,起身無力撐起」
如果廣東人或台灣的農民聽到這首歌,「天兔不似預期?×那媽頂硬上!係咪玩嘢!我地不知幾想隻天兔不似預期狠勁!你地竟然唔想隻天兔遠離?」
這是城市人的涼薄,我們對颱風「不捨」,因為颱風對都市人最大的煩惱只是「聽日有無假放」、「今晚約唔約打牌」,大部份市區的防風措施都只是應節似的張燈掛綵,並無實際作用。我們不會有加高防波堤的需要。「颱風殺人」停留在上世紀溫黛的記憶。
傳媒的打風直擊也造就這種食花生心態,記者專門去那些安全的打風地點報導,例如尖咀海傍、馬鞍山,這些都是石屎森林,風勢很大,但根本沒有造成甚麼實際損害。
不客氣一句,在這些無事情發生的地方報導垃圾桶被風吹起,其實和那些追風滑浪的市民一樣,吃飽飯沒事幹,純粹告訴觀眾:打風原來真係好大風。
其實香港有很多被遺忘的打風重災區,譬如北區、大埔,普通一場的黃色暴雨,也令當地的農作物全數淹沒,但我們不知道天兔如何蹂躪這些區域。
市區的劏房舊樓,橫風橫雨,如果有電視台擺放攝影機拍攝漏雨滲水的慘況,我相信唱「天兔不似預期」的聲浪會降低。
其實一切都很正常,如果你燒的火爐正旺,你不介意再下一場雪,呷茶欣賞;但如果你家中的窗破了,你只會祈禱天兔不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