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協助】
在貧窮線下的基層市民,哪一群組生活最困苦?若稍高於貧窮線5%至10%的基層人士,又應否被剔出貧窮人口?
扶貧委員會在制訂貧窮線的初期,曾經討論過是否應該設立多重貧窮線,在入息中位數一半的貧窮主線以外,另外加設比率40%為「赤貧線」,60%作為「防貧線」,以方便全面監察本港的貧窮情況,並針對較為貧困的人或在邊緣的群組類別人士,制訂相應的扶貧政策。
歐盟 經合組織 皆訂輔助線
至於貧窮主線,則採納相對貧窮概念,以界定生活水平較普羅大眾低。
現時歐洲聯盟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都在貧窮主線以外的較低及較高比率,訂定輔助線;而英國方面,則將收入低於家庭收入中位數的40%,定為嚴重貧窮。
扶貧委員會認為,暫定單一貧窮線的方式,可以較容易理解和分析,先行一道主線,之後再作審視。扶委會委員張國柱認為,貧窮線上10%人口也應納入監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則建議在單一貧窮主線外,也應審視其他百分比如40%和60%的貧窮狀況。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則促以住戶入息中位數70%定為防貧線,以免他們被邊緣化,不能脫貧。亦有意見認為應計算生活開支,例如食物及交通等,作為量度貧窮人口的標準。
《蘋果》記者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