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消息中,最憎係有人不顧安危,到海灘滑浪玩命,或者貪爽到海邊觀浪,扮身在錢塘江,結果,中彩出事,勞動全世界救命。然而,救援者因此犧牲,獲救那位無事。這種陰騭事,一件都嫌多。
天兔來犯,傳媒到機場贈興,航班大亂,乘客難道還會歡呼嗎?肯定怨聲載道的了。除非,香港國際機場也國際化了,向外國看齊,遇上天災延誤,全城義工出動,趕赴機場,派衣物零食的,心理安撫的,替乘客接棒帶孩子的,小丑、魔術、掌相、默劇、即興音樂……紛紛出台,為滯留的乘客加油叉電。安裝大屏幕,讓滯港旅客看電影與直播睇波,就像置身飛機艙內,也是解悶良方。不因為強颱風,誤點已是香港特區極速中國化的標記,機場是怨氣怒火的臨界點,大嶼山大佛鎮不住,再建一條跑道,怨氣更深,十號風球吹不散。
風來風去,菜貴了五蚊重要嗎?大亞灣和台山那座A貨核廠頂不頂得住強風,茲事體大。幫港出聲,叫核廠收皮啦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