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完了 重慶模式還活着(內地獨立評論人 莫之許) - 莫之許

薄熙來完了 重慶模式還活着
(內地獨立評論人 莫之許) - 莫之許

一年半之後,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判處薄熙來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個自2012年2月6日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引發的風波,自此畫上句點。但自2007年薄熙來入主重慶以來因「唱紅打黑」所帶來的政治爭論,卻仍在繼續。
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薄熙來當選政治局委員,事實上被排除了日後進入最高領導職務的序列,不僅並未獲任其意中的國務院副總理,甚至也未獲任諸如上海、廣東等更為重要地區的一把手,而是赴重慶接任市委書記,汪洋則離開重慶接任廣東省委書記,對於心高氣傲的薄而言,這不啻是一種羞辱。基於此,其在重慶所展開的獨具一格的施政實踐,與其說是企圖染指最高權力的圖謀,不如說是負氣之舉,刻意展現自己的獨特施政理念和個人魅力。
但是,仔細分析其施政實踐,尤其是具有高度爭議的「唱紅打黑」等內容,就會發現,所謂重慶模式,其實仍是鄧小平一手開創的「中國模式」,依舊堅持所謂的兩手抓、兩手硬。在一手發展經濟、一手維持穩定上面,重慶與全國任何地方並無本質區別,也沒有特別突出的惡劣之舉。自由派刻意放大重慶在打黑和任意勞教的許多舉動,但是別忘了,2011年針對所謂「茉莉花革命」的全國性打壓行動,無論在超越法制還是任意嚴酷方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表明,重慶模式最多也就是維穩體制的一個另類版本,而並未超出其範圍。
同樣,所謂唱紅,既不是毛左派臆想的回歸毛式正統路線,也不是改革派所擔憂的那樣文革重來,而只是一層紅色表皮。所有與唱紅相關的意識形態舉動,都是沿着體制的軌道層層動員,而不是如同文革那樣「踢開黨委鬧革命」,在其唱紅期間,重慶並未出現如同文革似的社會動盪,相反,卻在某種意識形態高壓下,顯得更加沉悶壓抑。這表明,唱紅與同時期的「五不搞」,以及最近的「七不講」、反憲政一樣,與其說是文革式的群眾運動,不如說是體制本位的運動群眾,試圖為僵化強硬的維穩路線增添意識形態動力,而最終,也是淪為一種塗抹而已。
正因為重慶模式與鄧小平式「中國模式」的高度同構,在其推行的四年多時間裏,並沒有遭到來自最高層的非議,相反,卻得到了相當多的背書,包括習近平在內的多位政治局常委都親臨重慶,對打黑以及其他動作表示支持,唱紅之類甚至廣為流傳到了更多的地方,直到今天。
當然,薄熙來在重慶的另類表演,確實令當時的最高層尤其是胡、溫有所不滿,埋下了其最終被清算的伏筆,然而,這種不滿更多是一種針對個人的厭惡,而不是政治性的分歧。也正是由於路線上的同構,針對薄熙來的審判完全迴避了「唱紅打黑」等內容,並非一場針對重慶路線或模式的政治審判,而不過是一道將薄熙來個人徹底趕出政治舞台的手續。
薄熙來已矣,但所謂重慶模式的母體還活着。當下正在展開的政治路線,與所謂的重慶模式更像是一奶雙胞,一方面,都堅持專政的壓倒性存在;一方面,都堅持發展經濟,在薄熙來那裏,這通過「唱紅打黑」赤裸裸地表示;而在習近平那裏,則通過「兩個互不否定」*曲折地加以肯定,總括而言,都是將毛澤東的專政與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加以融合。因此,儘管薄熙來本人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但只要其試圖注入其個人特點的「中國模式」還繼續存在,沒有薄熙來,類似薄熙來的路線也必將改頭換面繼續存在,甚至發揚光大。
*編者按:即「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

莫之許
內地獨立評論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