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彈弓手伯南克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彈弓手伯南克 - 利世民

伯南克這麼一彈,自今年5月傳出退市以來,疲弱不堪的收息股,在上星期中秋前統統明顯反彈。儲蓄心水選擇如領匯,單一個交易日就升了4.6%。
坦白講,我一直都沒有太過刻意去跟蹤股價的上落,但像這樣超出統計學兩個標準差的現象,總會叫人去重新審視既有的假設,看看是否情況有變;例如,原來聯儲局不但沒有退市的打算,甚至連裝個樣也懶得去做。

美國獨善其身

之前幾次寬鬆行動完結了,資產價格都有一段受壓的時間;接下來每次寬鬆行動的效應和持久力,都會比之前的一次弱。最後一次,就是無定結束限期的一次,可以算是終極一鬆。但從客觀效果看來,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小。在這個前提下,逐漸減少貨幣政策的干預,究竟會有甚麼效果呢?是市場已經習慣了貨幣政策的支撐,只要量寬減碼,即時會令資產價格泡沫爆破?
又或者,漸漸的將運作逆轉,會令到美元出現升值預期;有許多國家,其貨幣幣值若干程度上跟美元走,之前一段日子在幣值實質下降的情況下,紛紛出現資產價格泡沫。
要是聯儲局真的立定心腸退市,這些國家的資產很難不會被沽售。但是,投機者持有的資金,結果也會流到哪裏去呢?會繼續留在這些二、三線新興國家?還是會回流到美國?
美國絕對有可能出現加息同時股樓亦一同上升的怪現象。但是這種情況,通常是美國獨善其身,但新興市場無啖好食的時候;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就曾經發生過一次,叫做亞洲金融風暴。我不知道究竟會否歷史重演,但我卻聽到有許多人說,今天的新興市場基調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人家怎樣彈弓手我們話不了事,但自己的風險卻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 在個人角度,最緊要是跌市時不用被迫套現資產,能守得到回落之時,才有資格享受回報。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