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貞子2:鬼胎輪迴》 嚇鬼拼圖嚇唔到人

蘋影話:《貞子2:鬼胎輪迴》
嚇鬼拼圖嚇唔到人

當年《午夜凶鈴》能夠瘋狂賣座有幾個原因:鈴木光司的原著非常好看,整個故事架構已經是一部電影的好材料。追尋,是劇情向前的推動力,也是我們感到恐懼的原因,因為我們從主角身上看到,事情越往前走越離奇恐怖。傳說,永遠增加了鬼怪的真實性。恐怖都在日常事件中發生。今天大概每個人都覺得為甚麼我們會害怕貞子從電視機爬出來,不是太幼稚嗎?但當你投入了電影,你便會發現電視幾乎是你日常必然接觸的主要家具,如果你正在看的節目主持人忽然從電視跨出來,就算不是貞子,也把你嚇死了!觀眾不是蠢的。
《貞子3D》我沒有興趣看,不知道我遺漏了甚麼。於是《貞子2:鬼胎輪迴》有很多地方看得我一頭霧水,電影也沒有好好交代,要我們猜謎。本片的女主角和一個偵探也在追查貞子之女的背景,卻是得個講字,我們看不到有任何行動。於是電影變成一場又一場要恐嚇你的場面。我說我很喜歡看鬼片,也說自己在驚嚇上不幸是免疫了。這真是悲慘,我沒有看恐怖片的快感。這部電影的編導真是出盡法寶,千方百計設計各種不同的恐怖場面,拍得十分緊密,但其實沒有劇情,前三分之二都將所有不幸的事件與貞子的女兒連上線,於是這個小孩子樣貌陰森嚇人。最後三分之一發現原來不是她的責任,她的樣子立即變成可憐兮兮的小孩模樣。當一幅全部都是恐怖影像的拼圖展示在你我的面前,不代表一定會覺得恐怖。
請容我舉一個跟電影無關的例子:我今天一出門下樓時失足跌斷了盆骨,我被送進醫院,躺在病床上準備推進手術室,誰知推車的員工技術有問題,我的頭撞到手術室的門,爆了。手術後我醒來,發覺雙腳被切去了。醫生甚至告訴我,真抱歉你的頭腦內生了癌。這時我的妻子哭着臉走來說,我的家被大火燒到片瓦不存……
你們說這是悲劇還是喜劇?場場都是嚇死你場面,擺在一起就算不是變成喜劇,也因效用遞減率而到最後變成一點恐怖感也沒有。更重要的是,片中的劇情還要交代不清。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