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50項道德爭議行為教師認踩界吸毒辱學生

調查50項道德爭議行為
教師認踩界吸毒辱學生

【本報訊】一項教師調查發現,近3,000名受訪中小學教師中,約40多人曾經吸毒或與在校學生拍拖;逾七成教師則要求把粗言穢語,納入教師專業操守的規管中。有前線教師形容有關調查為「伊朗式教師專業操守問卷」,認為若沒影響工作表現及誠信,包括講粗口等私生活不應被干預。
記者:彭美芳

教育評議會(教評會)與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合作,於六月進行「香港教師教學專業與道德操守的檢視」調查,由浸大教育學系副系主任陳茂釗統籌,共有2,936人回應,職級由教學助理至校長不等。
問卷內容列出教師校內及私生活中,50項道德爭議行為。9成人表示不會私下兼職、不作性感打扮上班、不會醉酒上課等;不足2%的教師則承認個人行為「踏界」,包括約40多人曾與學生拍拖、另外約40人曾在私生活中吸毒等。有16%受訪教師承認,會當面侮辱或嘲弄學生;15.6%受訪教師則教導學生「同性戀是病態行為」,約12.7%受訪者曾向學生分享對不同族群的偏見,也有一成教師「放生」作弊學生。

六成人反對規管教師衣着

問題也問及教師私生活是否應納入專業操守的規管,結果發現逾七成人支持規管「粗言穢語」行為,越年長的教師支持度越高;近六成人認同把生活習慣(如酗酒、開放的男女關係),以及私人生活也納入。約六成人則反對規管教師的穿衣習慣、觀看成人題材內容及賭博等。
小學老師林慧思7月中被指因不滿警方處理青關會包圍法輪功時執法不公,以粗囗與在場警員口頭衝突;陳茂釗稱,有關調查要求教師在7月5日前交回,故結果不受事件影響,也不評論林老師事件。
教評會建議引入三程度的規管方式,包括必須、建議或鼓勵教師遵守,並檢討現行操守機制;教協總幹事、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支持適當檢討教師守則,緊貼時代變遷。
前線通識老師庫斯克則批評,有關問卷為「伊朗式教師專業操守問卷」,指要求規管教師的粗言穢語、生活習慣及衣着等,做法可笑。他認為不同專業人士或會「講粗口」,而教師不是中世紀的苦行僧,強調只要無影響工作表現及誠信,私人生活毋須任何人干預。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