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藥】
貧窮線聽得多,究竟有何作用?貧窮線訂立後,就可識別有多少貧窮人口,再對症下藥,評估成效。國際間制訂貧窮線多以「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概念劃分,前者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如印度和中國等,後者則如歐盟和經合組織等已發展國家。
絕對貧窮主要量度基本糧食或生活需要,如菲律賓的貧窮線為基本生活支出的總額,包括食物、住屋和交通等;相對貧窮則以住戶收入分佈為量度標準,歐盟和經合組織採用此方法,前者將貧窮線定於住戶收入中位數六成;後者為五成,低於此分界便屬貧窮。
扶委會認為,相對貧窮概念較多國家採用,也適合香港經濟發展,決定採納,但初期仍爭論比率定於入息中位數的五成或六成,政府傾向前者,但有委員認為過低,邊緣貧窮戶會被忽略。經商討後決定跟從經合組織,將貧窮線定於住戶月入中位數50%。
《蘋果》記者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