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工時長、壓力大,平日總是睡眠不足,到假日瞓足十多小時,希望彌補平日唔夠瞓的問題。青山醫院駐院醫生黃永昊表示,假日睡太多,會擾亂翌日的睡眠規律,強調現無大型研究證實假日補眠有效,提醒市民應保持良好睡眠習慣。
記者:梁麗兒
黃說:「市民假日瞓番十幾個鐘補數,覺得瞓好咗,純粹係感覺上精神狀態好咗,但專注力、工作表現就未必可以靠假日補眠補得番。正確係應該要平日瞓番多啲。」他強調醫學界對補眠問題仍未有定論,惟周末的睡眠時間比平日長,有機會擾亂整個生理時鐘,影響翌日的睡眠規律,導致之後周一返工精神不足。
睡前三小時忌打機
港人對睡眠誤解多,常見誤以為要睡足八小時才夠,他解釋,睡眠時間多少才足夠,因人而異,難一概而論,最重要為睡醒後是否精神飽滿。隨年齡漸長,睡眠時間可減少。
睡前煲劇、打機為惡習。人體要靠外間訊息提醒是時候入睡,如放鬆的心情和舒適的環境,但電子產品螢幕釋放的強光、嘈吵的聲音,令大腦誤以為「未夠鐘瞓覺」,令人無睡意。他建議睡前至少半小時,最好兩至三小時應避免打機、煲劇或做運動。
黃永昊指,保持規律睡眠,有助人體的生理時鐘定時釋放荷爾蒙,令人產生倦意入睡,並定時蘇醒起床。一旦作息不定時,如玩通宵、開夜車溫書後,再睡覺十多小時,便會打亂平日的生理時鐘,令睡眠規律出現惡性循環。故市民任何時候,都應盡量保持固定的睡眠及起床時間;不建議調校多個設置不同時間的鬧鐘,打亂睡眠規律,「最好係鬧鐘一響,就要即刻起身,唔好賴床」。至於通宵或夜班工作的人士,也應像日間工作人士一樣,維持有規律的睡眠習慣,睡眠時要減少接觸光線,如拉上房間的窗簾布、使用眼罩睡覺等,讓大腦釋放要入睡的訊息。
不少人會將日間的煩惱或問題帶上床導致失眠,其間會不斷望鐘或數綿羊幫助入睡。但其實部份人會越數越緊張,在床上輾轉反側,他建議如身心未能放鬆,可落床看輕鬆書籍,至有倦意才入睡。
咖啡、雞精是都市人的提神產品,黃永昊強調,雖然醫學界證實咖啡因可抑制腦部產生分泌物,減少睡意,但是否能提升工作表現及專注力則無法證實,市民不宜靠這些產品提神。
睡前肌肉鬆弛法
各動作每項重複兩次,每次維持三至四秒,然後放鬆。
示範︰青山醫院職員
攝影︰王子俊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