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興起 香港未普及

美國興起 香港未普及

【需求不同】
近年香港大吹財富管理風,以度身訂做為賣點,在股票、基金和保險等產品的綜合平台上,投資者擁有較大自由度按個人需要選購,通常配有專業顧問提供建議,金融機構便藉此催谷業務。基金月費平台正是此概念下的一個新興分支,以劃一月費計算,讓投資者靈活買賣。
美國早於七十年代中出現集中管理資產的「包管賬戶(Wrap Account)」,按月或按年收費,讓投資者可無顧慮買賣各種產品,當地普及性至今已達七至八成,還細分出可由顧問代為效勞買賣的全權委託賬戶。包管賬戶至2000年才開始在港出現,美資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推銷可綜合買賣股票和基金的月費平台;ING香港2004年亦推基金月費平台I-WRAP,不過未能顯著推動該模式普及。
嘉信理財現時包管賬戶只提供給投資額達390萬元以上的私人客戶,且只可買賣美國和加拿大的股票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收費率為0.3%至0.75%。而I-WRAP平台近年已轉售給奕豐金融營運,轉名為iFAST。本地最大基金分銷商匯豐2010年中才推同類服務FundMax,恒生則於今年4月推iPower,該收費模式才有更多的曝光。

投資顧問質素參差

中銀香港(2388)全球市場財資產品管理主管兼副總經理梁偉基指,不同於美國投資者每年要為報稅調整,主動管理個人投資賬戶,包管賬戶在港仍未成氣候,暫未擬跟推類似平台。雖然基金月費平台適合愛在網上操作交易的「e世代」年輕客,但目前大部份的中高端客戶,仍愛前往分行與投資顧問直接對話。
另有學者提醒,市面投資顧問的質素參差,賬戶容許無限次交易,買賣時心水不夠清,未必能抵銷賬戶年費。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
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