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辣招嚴重扭曲本港樓市生態,惟政府強硬表明不撤招,二手交投持續冰封,加上憂慮美國收水退市,市場氣氛紛亂,美聯特於日前(9月18日)舉辦「樓市政策3D高峰會」,邀得地產界、財金界、學界及律師行等星級講者參與討論辣招影響。是次高峰會反應熱烈,全場爆滿,吸引數百名關注樓市的市民到場。
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靜怡於致辭時表示,3D辣招已運行一段時日,對樓市、民生及社會的影響深遠。樓市作為本港經濟命脈,亦與民生有着莫大關係,香港住屋需求龐大,惟政府在樓市供應方面傾向「重量不重質」。雖然政府未有私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資料,但據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於2002年曾發表港人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比其他發展程度相若的地區落後,只得452方呎,相比起鄰近地區如台灣的1,119呎及星加坡的1,044呎等,少最多667呎。另一方面,去年拍賣的地皮中,限呎限量項目已佔約9成,估計未來細單位供應續增,大單位變得更矜貴,特首提倡的「住大啲」市民將來要付出更多才可做到。
黃靜怡指出,一般業主如想爭取更佳居住環境,多會選擇換樓。現時換樓人士若於購入換樓物業的6個月內售出原物業,才可申請退還DSD。惟現時住宅交投偏低,每月二手住宅交投只有三、四千宗,在需求低企的情況下,換樓人士未必有信心能於6個月內沽出物業,因而放棄換樓。換樓市場停滯,令代表樓市活躍度的流通率大減,以往98至12年的平均流通率達7.1%,但以今年市況預計,全年二手註冊量只達約53,000宗,流通率只得4.7%,僅與03年沙士時4.6%相若,可見現時樓市極度低迷。
她建議政府正視業界意見,延長換樓的豁免期限,將有助增強換樓人士的換樓意欲,推動物業流轉,並重新啟動換樓連鎖效應,令業主可以換更大面積的單位之餘,亦同時釋放盤源,增加市場供應,維持樓市的健康發展。
陸東:問題根源供應不足
在高峰會上,Looks Asset Management 陸東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陸東指,辣招其實解決不到現時樓市出現問題的根源,樓市面對的問題就是供應不足,所以解決此情況,唯一方法就是增加供應。至於辣招方面,雖然可能令到樓價短期不上升,但現時人為地扭曲市場,對將來樓市的影響將會十分深遠。
雷鼎鳴:辣招無助解決樓市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教授表示,對政府積極干預樓市推出辣招之做法有保留,首先辣招減低市場需求導致價量下跌,而另一方面,措施亦令沽貨難度增加,業主傾向不賣樓之情況下,二手供應下跌,供求關係上令價格升而交投跌,以上兩者結合,交投必定趨跌,而價格卻未能確定走勢。事實上,現時辣招導致用家換樓困難,上車人士難以入市,實非政策原意,故建議社會各界謀求共識,支持政府增加供應解決樓市問題。
布少明:買家印花稅削港競爭力
另外,美聯物業董事布少明在會上表示,買家印花稅推出後,非本地買家入市比率大幅下降,由2012年首10個月平均每月約4.5%跌至今年第二季平均每月僅1.8%。不少海外投資者入市的目的並不是炒賣而是長線投資,建議政府適度放寬港人持有的公司購買豪宅,以保持競爭力。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