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幾間米芝蓮星級餐廳的大廚為重現雞肉應有的鮮味,不惜拿餐廳的星級食材餵雞,實行既奢侈又環保的養雞法。
如今「食雞無雞味」,其實是因為雞農工廠化,只求以最短時間大量賣出市場,於是雞隻只能一排排關在籠中,吃著化學飼料,在這樣非人道環境下,雞肉便失去了天然的味道。為此,包括Per Se、Gramecy Tavern在內的星級餐廳,與賓夕凡尼亞州的蘭卡斯特農場合作,參與一名個為「綠色循環」-- 從農場到餐廳的養雞計畫。
推動計畫的食物公司創辦人Ariane,一直積極推動有機、人道的方法飼養食用動物。他們先讓農場挑選一種品種優良的法國雞,餐廳則把每天用剩的昂貴新鮮食材,如牛奶面包、意大利瓜、紅蘿蔔、蘑菇等,統統運送到農場作為飼料,再加上傳統方法走地飼養。
這次計畫亦可視為一場比拼:參與的餐廳均以自選食材餵飼指定雞隻,雞隻兩個月後則會被送到所屬餐廳當食材。換句話,餐廳是在比拼,看誰家的雞隻最有雞味。
計劃的第一批雞隻於本月陸續端到桌上,不過要一嚐世界上最矜貴的雞,就只能到美國四星級餐廳了。
記者:蘇汝卿
愛地球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