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舍《駱駝祥子》的虎妞,到白先勇《玉卿嫂》的玉卿嫂,凡女人戀上比她年輕的男人,必定被描寫成如狼似虎的慾女,甚至是不守婦道的蕩婦。姊弟戀如同洪水猛獸,是不倫禁忌,這狹隘思維早融入中國人DNA內,就算今時今日亦然,才會有觀眾對江美儀與馬國明的纏綿戲大嗌重口味,又戲謔為「母子戀」,忘記兩人實際年齡只相差3年。
但是否意味着中國人不能承受姊弟戀?這也未必。單是娛圈,姊弟戀比比皆是,這又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現代女性經濟獨立,社會地位亦顯著提升,再不需倚靠婚姻來維持生計。適婚女性往往因專注工作而錯失結婚機會,更多的是不想婚姻變成束縛,一方面是不甘被困在家煮飯洗衣,一方面是為了追求浪漫生活,故傾向找年輕男士做對象。至於現代男性,其保護女性的使命感越來越薄弱,「大男人主義」已變得過時,不少還當正自己是長不大的小飛俠,反過來渴望得到女性保護。從前觀念,男方或要承受世俗的壓力,如今已不再顧慮,造成姊弟戀的契機。這心態上的轉變,某程度上是受電影、劇集的情節,以及藝人效應的影響。
跟風抄日韓劇
80年代無綫鮮有劇集探討姊弟戀,主要考慮到師奶觀眾群的道德底線不宜衝擊。直至近年,這類題材逐漸變成中日韓台劇的主流,既然日劇《悠長假期》(96年)、韓劇《我係金三珣》(05年)都大收旺場,慣性「炒雜錦」的無綫編劇惟有猛然跟風,姊弟戀一下子變成摩登元素。但按無綫劇規律,其處理的姊弟戀只觸及表層上的形式,真正兩性間所面對的壓力其實着墨不多。
與其說姊弟戀要承受世俗目光,更大的壓力可能來自心理關口。雙方熱戀時,愛情能衝破萬難,但當熱情冷卻,而男方又長期處於女尊男卑的狀況時,或會重新審視這段關係。李亞鵬與王菲離婚後拋下一句「我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注定是一個傳奇」,便暗示女尊男卑的困惑。姊弟戀能否持久,就要視乎雙方的勇氣及耐力。說到底,愛情是無分年齡界限,「feel」才是靈魂所在。大家應擺脫主流意識形態的框框,別再用奇異目光去看待姊弟戀。
撰文:馮國康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