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人口流動的大思維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人口流動的大思維 - 利世民

應一家老牌基金的邀請,到他們每半年一次的會議上,分享我對宏觀趨勢的一些觀點;主人家今次會議選了在中國,順理成章,我也選擇了分享我對當前中國的大趨勢的評估。
我的簡報,縱切面是中國歷代經濟官僚的管治方針。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少有可以在過去二千年以來,幾乎不間斷地向最基層人民徵稅的國家,並在公元前已經有國家壟斷資源及個別行業圖利,並以這些壟斷得來的資源,去支撐國防和龐大官僚的開支。從一定角度看,中國的官僚文化根深柢固,甚至到今天仍然見到這個文化一直延續,沒有中斷過。
但除了經濟官僚的超穩定結構,中國宏觀歷史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就是中央和地方經濟利益分配的矛盾;有時候是地方名義上服從中央,但實質上自主經濟政策,有時候則強幹弱枝,財政歸中央。通常,中央越是強大,經濟官僚的勢力也越龐大,國家也越是封閉;當地方勢力大,不但只對外更傾向開放,各種貨流人流也更頻繁。
哪現在中國最大的挑戰,又是甚麼?人口結構問題,很多人都知,我也無謂重複。我觀察到地方意識日漸強大,這是中國歷史的主調,尤其是當北京在過去十多年,架構上又再走集權路線,一改當年鄧小平「讓一小部份人富起來」的政策,我相信這個中央化的趨勢,將會繼續是宏觀政治方向之一。

開放戶籍恐怕太遲

集權中央,加上地方意識興起,我妙想天開地覺得,過去幾年越來越多人要求開放戶籍制度,也是一個自然調節的方向。
畢竟,當人口又再出現一次大融和,在未來的一代人的時間,理論上可以處理地方意識的興起,不過,也有一個可能,就是現在才開放戶籍已經太遲,不同地方的人碰在一起,很可能做成新的矛盾和衝突。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