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為的金融風暴既謀財也害命。香港大學專家分析09年全球多國及地區金融風暴後的自殺率,最高首三位依次為東歐立陶宛、亞洲南韓及南美洲蘇里南;日本及香港分別排第7及第18。專家指經濟差令人失業,影響精神健康,若沒足夠支援,陷困境者易輕生,建議僱主不應隨便「炒人」。
08年美國的雷曼兄弟爆煲導致全球金融風暴。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分析全球54個國家及地區09年的自殺率。發現自殺率最高的立陶宛,每10萬人中有39.9人自殺,南韓有37.1人,蘇里南有34.4人。日本及香港每10萬人中,分別有28人及16.6人自殺。美國排第23,每10萬人中有14.9人自殺。
整體而言,09年男性自殺率較2000至07年上升3.3%,歐洲國家15至24歲男性自殺率增加最顯著,約11%;美洲45至64歲男性自殺率增加約5.2%。
失業者易「諗埋一邊」
參與研究的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當年香港受金融風暴影響較歐洲等地小,失業情況不太差。經濟差時失業者的精神健康受影響,若欠缺家人、朋友或社會支援,或解決問題能力較差的人,較易自殺風險。擁有高技能的人若「諗埋一邊」,也較易自我了斷。
當年部份15至24歲年輕人畢業變失業,欠缺出路而自殺;去年本港15至24歲中,每10萬人有11人自殺,較前年的9人多,相信也因部份人感到無出路有關。他建議僱主不應在經濟差時貿然裁員,應安排員工轉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